有效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叶双贵
[导读] 有效性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积累,在投入相等时间精力的条件下,在课堂收获相同或高效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教学理念。
        叶双贵
        广东省陆河县仑岭中学         516721
        摘要:有效性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积累,在投入相等时间精力的条件下,在课堂收获相同或高效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上强调教学的有效性概念,可以引导教师在正确教育理念的带动下对学生开展积极探讨和有效思考准备条件,引导学生用更开放包容的心态了解生活、感悟生活,并在学习中借由他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奋斗观。
        关键词:初中政治;有效性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政治学科本身是一门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学科,所涵盖的知识范围较广,学科意义对初中学生而言又较为笼统,初中政治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方案时,经常从较为宏观或概括性的角度进行知识的切入,不方便初中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感到学习的目标不够清晰,学习的技巧不够实用,自己的兴趣和能动性无法被充分调动,在学习中积累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无法与其他学科进行交互应用,知识的实际效用也较低,这都源于教师没有充分把握政治学科的教学标准和教学理念,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个体感受较为忽略,所以教师应当充分考量时代发展的背景和学生身心变化的特点,结合实际有效的教育手段提升初中政治教学课堂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在唤醒学生学习潜能的同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政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意义。
        二、有效性教学模式对初中政治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有效性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可以有充分的理解和自己的分析,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在锻炼技能与方法的同时可以形成自己的学习技巧,并实现学科知识之间关于知识的联动和学习方法的互相应用,在知识体系之外可以构建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精神层面的内核,在学习中用教师的有效方式和方法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在一系列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和情感经历为基础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
        初中生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又受到高速发展的社会和网络的影响,如果对所吸收到的信息或外部环境缺乏正确的甄别和是非观的养成,极容易产生错误的想法,走上不正确的发展道路,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通过联动生活经验,扩展知识内涵,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正确理解知识,并通过扩展的信息感受自己未曾经历的生活或事件,在主人公的积极观念和励志精神的带动下,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做好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保障。


        三、有效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问题设置与情感激发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丰富的具体形象和周围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绪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情感共融和体验,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知识,将知识与情感有效结合,在情境中通过适当的提问方式有效带动学生深入知识、升华知识,强化个人情感连接。
        例如,在教学“网络改变世界”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小段国外自然风光的旅游纪录片,在向学生展示较为著名的景点时可以提问学生是否有去到过同样的地方,并向学生直述自己并未到达过影片中所描绘的景点,但现在却可以准确讲述出景点的特色,那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是什么,引导学生去思考网络在生活点滴中的体现,并让学生回忆网络在自我成长或充实生活经历方面的作用,请学生畅谈网络环境和网络技术在自己的学习生活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自己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情境的扩充和问题的牵引,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二)学科融合与媒介即发
        学科融合是实现各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析同一种现象,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帮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观察事物,而在教学实际中语文学科与政治学科的融合是较为常见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产生政治层次和思想境界的感悟,并可以应用多媒体的方式丰富学科之间融合的形势。
        例如,在教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朗读顾炎武的作品,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轻重缓急的朗读方式,加以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和图片信息的展示,丰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首作品的认知和感悟,可否进行背景知识的扩充,在教师讲解相关的典故、出处之后引发学生思考个人与国家、时代背景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时事政治与案例教学
        政治学科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时代背景意义较为深重的学科,其中的部分知识点单独靠教材讲解不利于初中生进行理解,所以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可以与具体的案例和实事发展的动态相结合,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变化,关心国家发展,又可以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深化对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应用,如寻找知识相关的新闻报道、纪录片等,扩充知识结构。
        例如,在教学“公民基本义务”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小段时事播报涉及公民履行个人职责义务的新闻,请学生先对新闻中的现象进行点评,再在点评中深入剖析新闻事件背后所蕴含的时事政治信息,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联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升理解层次,又可以养成良好的点评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学科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广、学科之间联动性较强、时代性和进步性意义非常深远的学科,初中教师在开展此学科教学时可以从设置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形成情感的互动,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提升真正实现政治学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俊莉. 浅析提高初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策略[J]. 好家长, 2018, 000(015):180-180.
        [2] 陈云. 浅析提高初中政治有效教学的策略[J]. 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6.
        [3] 安成武. 初中政治有效教学方法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S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