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
湖南省永顺县两岔乡九年制学校 416702
摘要:在素质的教育理念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行业之中,是当前教育部门提出的新教学目标和任务。学校方面应该重视教育的开展,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当前的教学之中,这样能够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时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本文围绕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小学教育;探索路径
引言:中小学是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成关键阶段,当前教育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更好的去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开路径,同时还要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当前整体的教育体系之中,这样能够形成较好的效果,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教育行业中有效展开。
一、传统文化渗透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当前课堂内容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相对比较多,而且其中的知识也比较丰富。在当前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渗透传统内容的研究,可以丰富当前的课堂教学知识。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我国古代有很多经典的数学故事,这对于当前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且一些名人还有他们的名人事迹,这些趣味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加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相关知识。另外,将传统文化融入当前的教学之中,可以更好的开展一些德育内容,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当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可以从课程之中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还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知识内容得到延伸,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此提高他们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另外,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以此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以此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二、传统文化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一)合理利用教材,加强学生对文化的了解
在中小学的学习中,课本和教材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在知识内容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内容,这样教师可以借助教材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教材中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以此实现了历史文化知识的教导,让他们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致,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例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的知识之中,由于学生对于负数的概念不是特别了解,再加之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枯燥,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对他们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历史名人的故事让他们知道负数的由来,刘徽是东汉末年的数学家,他在我国的数学历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早期他提出“负数”这一理论时受到了许多同届的学者的嘲笑,并且认为他在讲一些胡话。
但是刘徽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为了证明自己的逻辑和理念不断对负数进行钻研,早期的学习没有现代这么多辅助工具,刘徽只能利用画方格和颜色证明自己的言论,最终他向众人证明了自己的言论,并且在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关于其他数学知识的研究。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历史故事,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二)融入历史,实现传统文化渗透
历史中含有较多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果能够将历史融入当前的教学之中,则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因此,在当前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融入历史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容,以此提高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而且透过历史也可以让学生明确当前知识的演变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例如,在学习数学知识“大小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加强对于文化内容的渗透。教师可以根据我国历史中“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来加强相关知识的教导。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齐威王的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对应为数字6、4、2,而田忌的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对应为5、3、1,如果按照顺序不变的对比则视为6>5、4>3、2>1,为了取得胜利,田忌将赛马的顺序调换为1、5、3,所以得到最终结论为1<6、5>4、3>2,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历史内容的渗透,同时还能加强学生对于我国文化的了解,并稳固他们的知识体系。
(三)挖掘教材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有较多的历史文化宝贵财富,它能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我国历史的传统文化,并结合当前教学的内容做好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帮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样可以带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以此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借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导,并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放一段“曹冲称象”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白在“曹冲”那个年代没有较好的工具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先找出与大象等量的石头,再将石头放入船中,当得到石头的重量时就明确了大象的重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物体的变化,从而了解到相关知识,同时也对于我国的数学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基础教育协会重点课题,《农村中小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研究》课题批准号:XJKX19A109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张乐农. 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初论[J]. 高等教育研究,2019,40(02):72-82.
[2]陈云龙,任建英,曾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的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2):89-95.
[3]谭红樱,田穗. 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综述[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01):1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