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8期   作者:黄坤欣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
黄坤欣
田东县祥周镇布兵小学  广西百色  531513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广大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思想认识,认清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应该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更为高效的。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在平时要注重深入反思和探索,明确自身教学中村级在的问题,在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参与学习兴趣,可以实施生活化教学法,促使深入理解体会,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合作探究,从而促进活跃高效课堂的构建。本文主要围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创新模式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师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完善,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探究性和逻辑运算性较强的基础学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在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探索的过程中,要注重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比如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情境作用难以发挥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新课改为契机,深入探索课堂创新模式,为课堂教学增强趣味和活力,促使课堂效率显著提升。
         1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教学观念固化落后。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思想观念守旧,不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依然运用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多数时间都是向学生灌输讲解知识,小学生听的是昏昏欲睡,难以集中注意力,在被动学习状态下,感觉教师的教学比较枯燥乏味,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畏惧和讨厌学习数学。
         第二,课堂内容枯燥乏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教师虽然也在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引入了最新的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但是在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还是没有对数学知识的抽象复杂性进行改变,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和接受,特别是缺少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感到很陌生,从而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1]。
         第三,教学情境作用难以发挥。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索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运用了情境教学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并不合适,教学活动依然显得生硬、无趣,学生不感兴趣,没有真正融入到相应的情境中,这样就不能有效发挥教学情境的作用,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
         2.1优化情境教学法,激发参与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非常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要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运用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可以是实物情境,也可以是多媒体情境,这样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之策[2]。

例如,对于小学数学“观察物体”内容的教学中,低年级学生才接触学习数学不久,思维能力还处于形象化阶段,教师就可以借助实物创设情境,为学生展示一个纸盒,摆放在讲桌上,引导学生观察纸盒的整体形状,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座位不同,他们就会观察物体不同的面,有正面、左面、右面和上面,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的很活跃,产生了自主思考学习的兴趣,推动了课堂教学创新的实现。
         2.2实施生活化教学法,促使深入理解体会
         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对学生具体情况的分析,要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解决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促使小学生可以轻松高效的学习数学,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不断的进步。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复杂,小学生在理解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创新实施生活化教学法,引入生活化元素,将数学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会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体会,而且也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创新进步[3]。例如,在“认识钟表”内容的教学中,这部分知识就具有很强的生活特征,学生们在平时会每天都使用钟表,所以教师如果引入生活化教学法,建立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一定会主动参与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首先拿出钟表学具进行展示,让学生认识表盘上的三个指针,学生要注意观察指针的变动,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之后教师进行生活化引导:“小明每天早晨6:40起床,7:30来到学校,中午放学时间是11:50,下午5点整放学,那么你能在钟表上拨出这些时间吗,指针分别应该指向哪个数字?”这样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知识对于生活是非常有用处的,从而积极主动的思考学习,掌握了数学知识,也增长了生活经验。
         2.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这个思想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探索,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学习,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共同讨论分析,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最终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学效率显著提升[4]。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包括学习特征、性格爱好等方面,之后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目标,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研究。例如,在“周长”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研究生活中物品的周长,如课桌、地板、黑板等,小组成员有的负责测量,有的记录长和宽的数据,最终计算得出长方形的周长。
         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推进,传统上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随之转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应试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模式进行融合与调整,对课堂创新模式进行不断的探索,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可以引入运用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都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更多的新型教学方法仍然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郑玉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14):87.
         [2]杨荣兴.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学周刊,2018(13):59-60.
         [3]李敏.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9(5):41-42.
         [4]徐明伦.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新课程?小学,2020(7):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