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京剧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期   作者:叶庆雯
[导读]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作为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之中
        叶庆雯   
        安徽省太湖县牛镇初中  246400
        摘  要: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作为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之中,京剧的形态是多元化的,京剧艺术集音乐、舞蹈和表演于一身,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一大瑰宝。但大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比较熟悉,对京剧传统戏曲不太了解,如何让京剧艺术文化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在世界文化之林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京剧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从教育方面直接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为京剧艺术文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京剧几首戏曲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京剧艺术的重要性,到培养学生京剧鉴赏能力,再到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培养京剧鉴赏能力和增强文化自信心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京剧欣赏,艺术审美,兴趣培养,文化自信,全面发展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之长久、博大之精深在世界上都是空前绝后的,其中京剧艺术的存在更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以京剧艺术为代表的传统历史文化是我们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需要我们不断继承和发展。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京剧文化,我们必须坚持培养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这是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原则。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从年青一代抓起,这就需要从学生义务教育时期开始着手培育,应该以传统文化为教学背景,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来开展对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活动。
        在培养学生京剧欣赏能力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工作中,教师要认真学习传统戏剧和古代文学知识,熟悉京剧的唱腔表演和现代音乐的关系,通过讲、唱、演、现代媒体表现等形式,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培养京剧鉴赏能力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做好充分的基本工作,以下是笔者的具体探讨:
         一、把京剧艺术引入教学环境,让学生初步接受艺术熏陶
        把京剧引入教学环境是要有一个前奏或者要有一个预热打基础的过程,京剧不像话剧和现代流行音乐或者通俗歌曲,一看一听就知,京剧的形象表现形式,故事情节人物都是有一定的文化渊源和背景,对现代年轻人来说显得深奥,因此欣赏和学习有点难度。我们音乐老师必须把握学生的这些具体情况,从教授学生京剧常识入手,先从现代通俗的京歌入门,随后再过度到现代京剧,最后再让学生真正接触到传统京剧,培养学生的京剧欣赏能力。因为传统京剧的难度较大,并不适用于初步接触戏剧的学生,让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由难到易的阶段化教学,才能逐步让学生在欣赏京剧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心。在教学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在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方面,氛围的烘托效果尤其重要,这个京剧艺术氛围则需要教师的精心挑选和准备,可以先从通俗易懂的京剧元素流行音乐入手。例如《唱脸谱》,这是中学音乐课本选用的一首京戏歌曲,使学生感受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先给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看,使学生有个感性认识,请学生欣赏并思考,这首歌引用了什么戏曲音乐,红脸、黑脸、黄脸等等代表什么人物(通过放脸谱的图片指导学生欣赏),所唱的人物是哪些,来自什么故事或作品,还有生、旦、净、丑四种行当及四击头、拖腔等京剧相关知识,再教学生唱出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并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从学生感兴趣的流行元素入手,让京剧元素对学生行成一定的吸引力,从而养成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让学生自觉投入到京剧欣赏和提高文化自信心的过程中来。
         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  
         京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790年形成),2010年,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已经走出国门逐步被全世界所接受。作为新一代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国粹京剧。
         要想培养学生的京剧鉴赏能力,就必须使其不断积累京剧方面的知识理念、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让长期积累的音乐文化素养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厚积薄发。虽然说固有的知识并不等同于个人的艺术鉴赏能力,但是丰富的音乐文化知识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对音乐欣赏者的欣赏水平的确起着不可忽视的基础作用。京剧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列入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的要求之中。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华民族要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而京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有丰富的历史、文学、地域文化需要学生通过欣赏和表演的形式来加深对京剧艺术的喜爱和认知。京剧中蕴涵的中华传统教育观念值得被现代化教育吸收和利用,例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戏剧中包含的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在现代化教育中仍可以广泛应用,可以让学生通过所了解的京剧故事来感受婚姻家庭和为人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欣赏戏剧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让学生听一段《铡美案》提出几个问题,铡谁?谁铡?为什么铡?再放视频,问学生剧中人物的脸谱有哪些?代表什么人物?讲授大花脸是净行的一支,扮演剧中地位较高,举止稳重的人物,多为朝廷重臣,故造型上以气度恢宏取胜。表演上重唱功,唱念及做派要求雄浑、凝重。接着讲述《铡美案》的大致故事情节和包拯、陈世美、秦香莲三个人物,《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这是包拯在审陈世美时的一段西皮唱段(二黄、西皮是京剧的唱腔,西皮唱腔明快高亢,刚劲挺拔,适于表达激越、奔放的感情。)。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告戒学生千万不要学陈世美忘恩负义、贪图名利,最后落得如此下场,要学包拯的刚正不阿,希望同学们发奋读书,做一个有才识、有抱负的新青年。
   因此,京剧欣赏在教学工作中并不只是纯粹的艺术鉴赏,还可以通过鉴赏教育人熏陶人,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将文化艺术鉴赏与文化自信真正的结合起来,让其在教育行业中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三、多学科共同协作,培养学生的京剧艺术兴趣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涵盖历史、地理、文学、美术、绘画、音乐等多学科知识,作为音乐老师在备课和教学前要主动与相关学科的老师协商配合,围绕教音乐课共同发力,能起到1+1>2的效果。每一个经典剧目之所以流传,都有其历史背景、地域文化等特点,所以音乐老师所教曲目与其他相关老师所教课程相衔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京剧欣赏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到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点,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储备,最基本的应该从听觉开始。京剧艺术最大的妙处就在于经得起推敲,很多京剧艺术爱好者都是在反复的观看和吟唱中发现京剧魅力所在的,因此教师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去初步接触京剧故事,逐渐培养出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京剧中细腻的人物对白和唱词,精彩的故事情节大都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这些故事主人公的经历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音乐课本中《智斗》,就是现代京剧《沙家浜》的选段,该剧讲述了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的故事。如果我们的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在在讲课时同时讲到这一章节,历史老师讲新四军历史,语文老师讲好台词,那么学生对《智斗》这曲戏的经典台词和人物就会有更深的了解,三个人物的唱腔唱词堪称精美绝伦,给学生带来了美好享受,阿庆嫂的沉着机智、胡传魁的草包愚蠢、刁德一的奸诈阴险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唱《智斗》时可以播放视频,可以组织男女学生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增强了学生的表演兴趣,从而使学生热爱戏剧。
         四、理论结合实践加强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京剧里把“唱”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但他不是单独运用,而经常与“念”相配合,互为补充,它是一种唱、念、做、打的立体综合艺术,亲身体验这一方式,可以更好的把任务型的了解转变为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反复的欣赏之后,主动萌生出表演的想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简单的欣赏只是一种被动式的任务,而表演才是京剧存在的关键意义。比如在教唱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浑身是胆雄赳赳》时,要讲“腔”,教唱“腔”,要讲表情、眼神、手势、步法、节奏与台词唱腔的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边唱边表演,要在唱和演中感悟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
         通过对京剧经典片段的表演,学生更直观地领会和感受京剧艺术与西洋戏剧、普通音乐之间的区别,也可以成功地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这样就更方便京剧艺术以自然的方式进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从而做到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在剧目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让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胆气和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力,从而获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和乐趣。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搞好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唱者唱能演者演,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通过欣赏、认知、表演、感悟等一系列活动得到愉悦的课堂体验。为了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可以给学生讲讲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与安徽的渊源和与京剧的渊源,讲讲京剧鼻祖程长庚(1811-1880,祖籍潜山),讲讲太湖叶家对京剧的贡献,讲讲京剧教育家、富连成班主叶春善(1875年-1935年,祖籍太湖)及其晚辈(长子叶龙章接替父亲任“富连成”社长,次子叶荫章为京剧武场鼓师, 三子叶盛章武丑演员 , 四子叶盛兰文武小生,五子叶盛长文武老生;孙子叶少兰文武兼备)的表演风格,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刚刚落成的根基落在太湖县小池镇红星村的梨园叶氏“京剧宗师堂”,参观坐落在潜山县的程长庚陈列馆,通过对京剧的的体验,来实现自身京剧欣赏能力的提高,让京剧以它独特的艺术地位屹立于学生的内心,京剧欣赏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京剧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京剧鉴赏能力和文化自信心,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京剧发展的繁荣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繁荣,京剧艺术的发展需要中华民族为之不懈的奋斗,在培养学生京剧鉴赏能力这一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文化自信的建设在传统京剧文化欣赏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发挥着想当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京剧鉴赏能力和加强学生文化自信心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事物变化的规律,按照量变到质变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层次化的教育。从最开始的探索和确定,到其后的理解和实践,再到最后的感悟和升华,逐步完成对京剧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最终达到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的目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又要坚守传播文化和教书育人的初心,这就需要我们正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用更高层次的眼界去看待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提高京剧艺术文化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能真正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