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金丰 石永春
[导读] 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视。
        金丰 石永春

        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063210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视。在我国,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无论在在学生数量,还是办学规模,或者教学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的突破。然而,不可忽视的,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比仍也极大的差距。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以期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问题

前言:近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说呈现出一片大好的发展景象,高等学校学生入学率、高等学校的办学形式及办学规模等等方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但在形势大好的发展态势下,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仍存在着若干方面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关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教育质量问题
        随着我司高等教育事业的推进,由于资源分布及使用、教学活动开展等等原因,造成了高等教育依然存在若干的教育质量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自1999年全国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招生规模扩大以来,每年的招生人数年增长率均在19%以上,部门年份年增长率在47%以上。同样在研究生领域依然增加明显,部分专业的招生人数比本科的增长率还高。前卫未有的受教育人数的增长,对教育的需求提出了具大的要求,部分学校需要对学生群体进行了接纳,然而教育的资源受到稀薄,教育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高教教育的发展需要外延式的发展与内涵式的发展协同进行,教育规模的扩大无法适应内涵式的发展。其二,为了适应增加的学生群体,学校首先提供的教学的场所以及教学的设备,与之同等重要的师资资源暂时无法满足各高校的需求,即“大学不仅仅需要大楼,还需要大师”,学校的硬件与软件资源的不匹配,导致教学质量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实质。


二、关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分类定位与发展问题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方面,同时为了对高级的研究人才的开发的储备,因为在高等教育中,同样也需要对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有所区分,它们使命不同,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同等重要,不可替代。部分高等学校为了招生上取得优势,对外号称研究性大学,精英型大学,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于学校自身没有清晰的定位,想达到面面俱到的效果。因此重点大学追求大众化的教育,多设定专业,追求招生的数量;普通专科类的学校,追求精英教育,偏向资源的投入部分专业,导致整个学校运行不是很良好。这种现象的发生,导致一些学校怪现象。比例,重点大学广设专业,教育的专业、类型以及招生数量扩大化,同时还涉猎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对于短期的快钱的积极热衷,导致学校的教育质量整体下降,学生既没有学到精英掌握的理论知识,又没有掌握实际的动手能力,进而影响下一步的学生就业问题。所以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具体需求以及自身的实际客观条件,学校的发展既需要有自身的特色,在自身人才输出定位上有明确的认识,争取发挥职能再最大化。
三、关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毕业生就业问题
高等教育人数基本量的扩大,在社会没有充分的准备之前,会出现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对于已经造成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学校以及毕业生在夯实自身的实力的同时,都需要转变思路,改变当前就业不利的情况。
首先在高等教育的学校方面,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规模拓张时候,需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对于应用型的人才、职业教育类的人才,就是以技能培训为导向,培养对路实用性强的人才。同时,在教育人才输入方面,不拘泥与经济发达的地区,需要针对性的为基层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匹配与相适应的人才。同时,充分及争取调动其他政府职能部门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就业渠道的开拓,加大对社会各行业的人才服务力度。其次,在高等教育人才就业思路上,鼓励毕业生积极就业,分清精英教育人才与普通大众教育人才就业要求与渠道的不同,主动储备适应面广的技能储备,就业期望值转向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个社会性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高等教育机构有义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无法做到每一个学生对能成才且符合社会的需求,毕业生的消化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协助。因此,高校的毕业就业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不是衡量教育机构价值的必备标准。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高等教育质量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等等依然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相关教育部门及高等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依据实际,切实解决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若干方面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范结锋.55%的就业率说明了什么?——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一)[N]中国教育报.2018.
[2]张玉文.我国高职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 [N].中国教育报,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