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英毫
四川省叙永县天池镇初级中学校 646414
摘 要: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学困生”,所谓“学困生”就是各科成绩不理想,自我控制能力极其有限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表现为爱玩,热爱自由,不服管教,甚至有时候会出现狂傲不羁的现象。其实这一现象经过相关的科学人员进行研究发现,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会出现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会阻碍他们静下心来学习,如果想要让这类学生改变当前现状,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方法进行引导,所以接下来这篇文章,将会对这类现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困生;初中数学;教学分析;方法策略
初中对于数学的学习,并没有像高中那么深入的探析,它只是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对于数学的进一步学习,初中阶段是链接小学数学和高中数学的桥梁,如果不能在初中阶段打好基础,那么在以后的学习阶段,就有可能面临落后于人的现象发生。“数学学习特困生”其实并不难拯救,只有有些教师或者家长没有选对正确的方法,如果他们能够选用一个正确的方法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那么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新生,所以选用正确的方法很重要。
1 初中数学出现学困生的原因
1.1 学生自身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学生刚升入初中,对于身边的一切都不是特别适应,而且初中阶段的数学较小学数学较难,由于不能很好地与小学阶段的学习衔接起来,再加上自身对于新环境的一些排斥,所以就会出现学习退缩的现象出现,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名地道的学困生。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对于数学的学习并不感兴趣,所以成为了学困生中的一员。早在2016年,就有相关的科学研究人员,进行数据调研分析,研究发现,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中的数学公式太过于枯燥乏味,不能吸引自己的兴趣,而且在数学进行运算的时候,其过程太多复杂,所以,这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并不能使得自己进步或者更好的发展,再加上这些学生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就彻底放弃了数学这一学科,也就成为了学困生中的一员。最后,就是对于数学学习方法的不恰当运用。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如果没有这种发展规律,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变得混乱不堪。同样地,如果对于数学有一种合理的学习方法,就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举个例子来说,这些学生不能对于一些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如果不进行提前预习,那么将无法有针对性地吸收教师所讲内容。还有一些学生,课前不进行预习,上课也不进行听讲,所以成为学困生也正常。如果课前进行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并且认真做好笔记,就算不能超越同学们的脚步,也一样可以不落后于同学们的脚步。
1.2 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原因
一方面是,家庭因素更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虽然国家鼓励人民群众进行生育,放开二孩政策也彻底打开,但是由于抚养一个孩子需要花费的金钱和精力太过巨大,所以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也正是因为这些孩子们为独生子女,所以家长想要给这些孩子创造一个更为完美的生活。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得这些家长无法对这些孩子进行看管,只得交由家中长辈,而家中长辈更为溺爱,所谓隔代亲也不过如此,所以造成学困生的现象出现,也不足为奇。另一方面,因为社会方面的因素,当前这个社会,高科技横行,而这些高科技恰恰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兴趣。比如,网吧、游戏厅、或者一些其他不良场所,一旦这些学生沾染上这些不良习惯,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戒掉,所以无心学习,成为一名学困生也是自然。
2 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 培养学习兴趣
其实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人类最好的教师,一旦学习兴趣培养完成,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会事半功倍。如何来培养兴趣?首先,我们要养成提前预习数学所学内容的良好习惯,因为只有提前进行预习,才可以知道自己对于哪些内容无法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师讲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讲。其次,当天的数学作业要当天完成,不要养成拖拉的坏习惯,因为这一习惯会慢慢腐蚀你的积极性。习惯的形成只需要坚持28天,所以同学们要加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更有利于学生们的发展。因为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才可以知道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真实想法以后,才能让教师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适用于这类学生学习的方法。另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这类学生,教师需要适当的增加自己的耐心,对这类学生们多多进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困生进行转换。
3 结束语
学习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因为它不仅需要学生自身不断努力,而且也需要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等,进行辅助教学。学困生的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只要各方相关人员共同进行努力,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减少学困生的产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被困难击败并不可怕,只需要重新收拾自己的心态,这些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真正可怕的是一旦被这些困难打击到以后,就丧失了一切处理事物的能力。所以,当代学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抗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燕.尹哲.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J].教育教学坛,2016,(6):88.
[2]张文莉.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16,(1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