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强
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校
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贯彻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模式,深入研究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建高效数学课堂。基于此,以下对聚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创建高效课堂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实践与探究
引言
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历程十分的漫长,所以,老师要坚持不懈的为之努力,使用全新型的思维形式去设定教学目标,以数学核心素养为核心,搭创数学高效课堂,指挥学生未来的发展。依据新时期的教学观念,探索出更适合高中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解决核心素养下高效高中数学课堂构建的问题,使得学生可以更为全面化的发展。
一、核心素养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自身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品质和关键能力,这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考试能力,已经升华为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等。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不同的学科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高中数学来说,要求与学生自身的能力相适应,能够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于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行,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容易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把关注点都放在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上,导致学生长期受到高考的巨大压力,并且在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也受到了限制。但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优化革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依据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核心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进步,促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有助于高中生的成长。
二、创建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高效课堂的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高效课堂理念
高效课堂,是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结合班级学生具体情况,设计适合班情、学情的教学过程,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并达成教学目标。实际效果体现为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能力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创建高效课堂,首先要了解并贯彻创建高效课堂理念,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努力探索实践。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都应该是有目的地,并且有计划地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结合六大核心素养制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思考这一节课的内容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并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比如:说在教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节课时,首先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理解直线倾斜角的唯一性和存在性、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探索能力以及辩证统一的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学会灵活地求直线的斜率,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设计数学习题,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通过结合生活设计习题,避免了传统习题的呆板,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数学教学方式
以核心素养为基石,创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
老师需要对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学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合理的创新并优化教学方式,使得其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的丰富,让其朝向多元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通过设置理想化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可以更为全面化的发展,让学生均能够具备较为优质的数学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遵守因材施教的针对性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让鼓励学生,让学生可以朝向老师所设定的目标不断的努力,处理其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期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更好地实现并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目标。可以尝试使用分层教学法,对学生数学基础以及理解能力等状况分析,将其划分成为多个学习层次,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出和其相对应的数学习题以及课后巩固练习题,这样可以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感受到解决数学习题的成功感,便于学生更好地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同时这部分学生在解决课后巩固练习题时,可以巩固旧知,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数学这门学科自身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会比较显著,所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时常会感觉到一定的困难。在该种状况下,老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法,将多媒体设备以及技术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了解并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收集整合图片、视频等,给学生演示数学知识,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理论性的知识,同时摸索出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技巧,提高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水平,让其所创设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高效。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更高,然而实际上很多知识都是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也无法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生活化教学理念,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更能让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亲切感,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减低了知识接受的难度,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高。例如,对于“集合”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来说,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将班级作为一个整体的集合,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都是集合中的元素,其中包括男生、女生,有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有班干部和普通学生,这样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理解结合的概念,掌握并集、交集和补集的意义,而且还认识到了数学知识就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学习数学是有着重要价值的。
(四)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数学作为抽象类的逻辑学科,成为教育教学的基础学科的原因之一。数学知识枯燥、抽象,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更好地开发自身的思维和想象,将无法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畏难心理,望而却步,甚至放弃了数学学习,出现了偏科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以熟悉的日常实践情境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师应努力钻研探索,掌握现代化教育理念,能够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来融入课堂,积极钻研探索,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教学能够更加地有趣,更加地有效率,共同探讨在教学实践中打造精彩的高效课堂的手段。
参考文献
[1]杨飞成.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8):49-50.
[2]王春.数学核心素养落实于高中数学课堂的途径[J].试题与研究,2020(25):80-81.
[3]马占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7):49-50.
[4]孔维涛.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探讨[J].学周刊,2019(26):103-104.
[5]崔杭军.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J].当代家庭教育,2019(2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