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勇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福安小学
摘要: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标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农村小学生应该养成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习惯,培养自我效能感。激发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为其今后更好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倡导的一种重要教育教学方式。在新形势下,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使他们学会学习,从被动的“学会”,走向自动的“会学”,使他们学会适应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的学习目标,独立安排和控制学习时间,帮助他们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是适应未来学习发展的方向。
一、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自主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农村小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无法指导孩子的学习,甚至大多数农村家长常年在外为务工而奔波,将孩子留在家里,任由其自主生活、学习;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资源相对贫乏,师资力量相对较为薄弱,教学方法相对较少,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不清,学习策略选择不科学,自我控制能力弱,自我评价结果缺乏。因此,加强对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意识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不需要强迫,但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激起学习的动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转变理念,由“指挥者”变为“引导者”,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学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全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水平可能会对学习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兴趣作为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心理活动,能使人的大脑处于亢奋状态,从而促进自主学习,增强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他们就会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反之,他对所学的东西只有肤浅的、形式的理解。当他遇到困难时,他常常就会失去信心,不能持续学习。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可以采用游戏导入,引入新课。课前可以做一个抛硬币游戏,让学生感受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进入学习,既收获知识,也收获快乐,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欲望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主成长。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学生热爱自己的老师,热爱自己所教的课程,积极探索学科知识,这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诚如教育名著《学记》所说,亲其师,而信其道。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不再害怕,不再害羞,而是能敞开心扉,乐于学习,敢于参与,充分发挥在学习上的主体性,让学习成为学生向往的事情。
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实践操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求知、求能、求新。
例如,我在教学《制作七巧板》时,指导学生亲手制作七巧板,接着举行七巧板拼图比赛,给最快完成的颁发“心灵手巧奖”,然后自由创作,来比谁更有创意,每一个小组用七巧板自己创作一幅图,把它粘贴在白纸上,还可以在纸上画上漂亮的图案来配合,学生创作完成后并给予展示并进行解说,最后还进行评比,全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又增长了能力。
3、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实践证明,新颖、奇异、趣味、游戏、竞赛、动画等教学方式,必定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和要求,把学生的学习目标与任务,设置为若干教学问题,创设适宜、有趣的教学情境,开展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设计适当的学习方案,先在小组中交流,再集中展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自主、全面地参与学习,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并给予及时总结和评价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情境、游戏、体验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多样化的“小教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能力。
4、指导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标对学生提出了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等目标。然而,学生在课堂和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他们需要不断扩充课外阅读材料。学生在课外时间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放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自主参与学习,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体会学生的主体性和成功的享受和乐趣。因此,教师在讲授每一项新的学习内容时,都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自觉安排课前和课外学习任务,推荐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活动。这样的定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迅速提高理解和思考的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
5、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疫情极大地推动着在线学习普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都是一种考验。在线教学是对教师信息素养的一种考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也是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考验。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得到进步、成长的愿景。
在线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提问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实现网络教学的理想效果,学校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使用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学习工具,逐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最终落到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上。
在线教学,作为当今和未来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理应该受到学校、家庭的重视。在线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比如教师可以把预习视频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借助在线学习。学校和家庭应该去掉偏见,共同更新学习理念,引导学生利用好互联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使网络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逐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学习将会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而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人所必须学会的一种技能。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自主参与学习,以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竞争、创新。
参考文献
[1]黄海燕.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园2015
[2]张允爱,冯成伟.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