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9期   作者: 何彬玲
[导读]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非常重要,应用题是对学生数学理论的掌握转换成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何彬玲
        桂平市石咀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非常重要,应用题是对学生数学理论的掌握转换成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是新课改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立足本职,不断创新方法,以期不断提升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本文将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现状,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策略
        引言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习中,应用题往往是学生感到最头疼的问题。应用题主要分为数学应用和实际应用两大类,分别考查学生对数学数量关系和数学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掌握程度。由于应用题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因此一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和教师的教学重点。而应用题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陈旧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始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应用题课堂教学过于枯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数学知识具有抽象化特点,导致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无法有效激发,限制小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而且单纯的课本内容、练习册及试卷中,应用题的范围相对较小,加之题型有效,限制小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提升。
        1.2未能够充分发挥语言在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很多高年级数学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忽视了语言在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开展应用题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语言方式比较枯燥,很难促使小学生对应用题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通常只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投入自己的热情。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时,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是简单地复述一遍数学应用题的题目便让小学生进行解答,很难激活小学生的思维,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小学生顺利、准确地解答数学应用题。
        1.3学生过分追求格式化解题过程
        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多种多样,往往题目是单一的,但是解题方法却有很多。可是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更加重视自己的数学成绩,他们放弃了钻研更多的应用题解题方法,转而追求将参考书或答案中格式化的解题方法背诵下来。长此以往,学生面对其他种类的应用题时,将会很难突破固有的解题模式,他们的思维失去了活性,很难将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解答问题,在众多解题方法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对策
        2.1采取分层指导,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中,分层指导体现对同一教学内容差异化要求。例如:列方程式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找到等量关系。低层学生找不到列方程式的等量关系,有的学生虽然找到了等量关系,但却没能准确表示。所以在教学中,要对低层学生重点讲明白方程的意义,从而使学生明确等量关系的重要性。另外,在讲解应用题时还要遵循放缓坡度,分散难点的原则。复合型应用题的问题设置是层层递进,会让低层、和中层学生难以快速提炼和分析,题干之间容易产生相互干扰。因此,放缓坡度,分散难点,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巩固余地。
        2.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数学运算作为影响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比较容易出现的内容。因此,在实际开展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还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而且在此环节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分析每一环节教学,确保能够围绕小学生开展,并合理地设计应用题,使得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准确高效地将问题解答,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提供更多帮助。
        2.3加强应用题解题技巧的传授
        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将数学应用题按照题型进行分门别类,随后,再将不同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技巧、解答思路传授给小学生。并且在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加强对小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刚开始解答数学应用题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将应用题的整个解答过程书写在草稿纸上,确保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例如,“小红和小丽约好一起到公园玩,他们分别从家中出发,相向而行,最终在距离中点500米的地方两人相遇,小红走了30分钟,小丽走了40分钟,问小红和小丽家的距离是多少?”这是小学高年级比较常见的一种应用题题型,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厘清解题的思路,也就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更加有利于小学生快速、准确地解答数学应用题。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其能够高效掌握多种类型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并根据自己理解自主完成应用题的解答。要想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教师应该从讲课的风格出发,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将题目联系生活,以求打开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审题开始,摸清题干,弄清问题,以此为基础找出对应的方法,最后再进行验算,保证解题的正确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但是重点还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正确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霞.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7(8):200.
        [2]罗林恒.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研究[J].速读旬刊,2017(5):231.
        [3]王燕.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9(9):180.
        [4]丁涛.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35):328.
        [5]加华草.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藏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