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安徽省马鞍山市成功学校 243000
摘要:现代语文教学中浅层教学十分常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难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为改变当前教学现状,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深度学习被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促进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深度解读,通过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在对语文教学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联系深度学习理念,加强初中生对语文的深度学习及思考,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初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关键词:深度学习;语文能力;高阶思维
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多的还是一些传统的语文课堂,重视教师的主导、知识的传授,而非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求,无法做到学生本位。语文教学绝不仅仅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如何提高?要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而学生能力的提升也会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深度学习正是学生提高能力和提升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关键。
一、突出内容拓展,实现深度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内容拓展,使初中生把握学习目标,从而深入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对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
首先,通过高品质的学习设计,让学生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与方法,并且获得学科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现阶段学习设计的主要目标。从整合单元知识到整本书阅读,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例如,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单元整体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应用。深度学习视角下,要突出思维引导之深,联系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拓展,联系中国石拱桥的知识,将课内、课外阅读进行结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初中生进行阅读学习,使初中生的阅读视野变得更加宽阔。在阅读学习中,联系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内容拓展,有效地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生联系语言描写,对文章的内容、内涵进行深刻的学习及思考。通过这一方式,充分地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语文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其次,要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备课、共同研究,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将问题多面化、立体化、系统化。由一个问题引发出多方面的讨论,不断拓宽学生学习的宽度和深度。例如在进行作文教学时,由“中美高层交流会”这个作文素材引入,从语文的角度对“最美翻译张京”在学生时代就立下远大志向,刻苦学习的示例进行分析研究;从政治角度,这个会议是中国和美国的平等会议,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标志;从历史的角度,曾今的中国被李鸿章全权代表的清政府,同11个国家在北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而今的2021辛丑年,中国强大起来了,可以以平等的地位和世界对话。同一个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要打破学科的壁垒,将多学科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学习不断深入,并因此形成创新性的学习成果。
二、做好情境创设,引发思考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手段,把握教学的切入点,使初中生深入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能够透过文章的表面,拨云见日,对文章的本质及内涵做好把握。如学习《苏州园林》一篇课文教学时,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去过苏州园林,对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只能来源于文字记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苏州园林宣传视频,让苏州园林的美景以动态化、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看到直观的画面以后,便会带着极强的兴趣在课文中寻找与视频相同的场景,视频画面也将印刻在他们的脑海中[2]。有利于激发学生深层的阅读兴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深度学习。
创设想象空间,拓展思维能力。情境创设与语文深度教学的结合,要以情境为引,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初中生做好语文知识的深度学习,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太空一日》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视频资料引入到教学中,联系文本内容,让学生通过视频搭配课文,感受作者描绘的太空生活的场景[3]。通过以文入情,发挥想象,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度解读的同时,积极拓展思维能力。把握文章的情感内涵,以深化语文学习效果及质量,促进初中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
三、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提升教学深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关注于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指引初中生深入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促进初中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4]。初中语文教学中,初中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突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联系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科学、合理的做好教学安排及教学设计,从而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初中生参与到语文知识的思考当中,并联系推理、分析、综合,使初中生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完成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达。
例如,在语文知识教学中,以《出师表》一课教学为例,教师要注重对初中生高阶思维进行培养,引导初中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使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深度解读。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联系《出师表》的写作风格,对文章中的语言文字进行解读,使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感受诸葛亮北伐的决心,对后主的希望,希望后主能够“亲贤远佞”,认真治国。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初中生高阶思维培养这一视角进行教学,引导初中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料、解读语言内容、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初中生体验意境,感受诸葛亮殷切爱国之情,深化语文知识的学习及理解。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联系深度学习视角,注重引导初中生加深文本的学习及解读,能够透过文本的表面描写,对文本体现的精神内涵、情感态度进行有效地感知,深化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及理解。通过把握深度学习理论,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初中生高阶思维,提升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促进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发展,使初中生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玉.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楹联教学实践与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2):12-16.
[2]唐丽.聚焦深度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变革[J].教育科学论坛,2020(02):61-63.
[3]丁文健.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1(07):27-28.
[4]陈静静《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