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辉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
摘要:阅读是吸引孩子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之一。农村的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比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因素,学生的阅读量很少。培养阅读兴趣,要从小学低年级抓起,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项爱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要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 适时施教,在学生阅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激励
阅读是吸引孩子们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之一。农村的学生因为家庭原因,比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因素,学生的阅读量很少。培养阅读兴趣,要从小学低年级抓起,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项爱好,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很多语文老师都说农村的孩子本来就“野”,他们如果没有家长的监督就很难做到自觉阅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 适时施教,在学生阅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以前我一直在乡镇农村学校教书,去年下半年才调来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这所刚开办的寄宿制学校,学生也全是农村的孩子,而且75%以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现我结合多年来农村阅读教学的一些经验,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一、教师与学生共读,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我曾问不同年级的几个学生,为什么你们不喜欢阅读?他们回答说:一是不知道读什么书好,二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太多,又是读又是抄又是读后感;仅仅要完成老师布置的抄写词语和句子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根本没有时间去细细品读,更不知道书里写的是什么内容,久而久之就厌倦了。这就是老师们“急于求成”的结果,也就是说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已经超越了学生接受的范围。
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设有一间图书室,两间阅览室,现有藏书75000册,生均藏书33.1册。我教三(2)班的语文课,三年级学生安排在每星期一的放晚学后轮流到阅览室阅读。我们班有46个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觉得新鲜,在书架上这里看看,那里翻翻,真正留下来认真阅读的同学却寥寥无几。后来,我根据学生的喜好给他们推荐一些书籍,我事先来到阅览室,选择大概10本书左右放在桌面上,学生一来我就让他们几个人围在一起读一本,而我则坐在其中一桌的同学们中间,和他们一起高声朗读,坐在旁边另一桌的同学遇到不会读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就跑过来问我。我告诉他们,读一本书要慢慢读,首先是能认字,积累识字量很重要,不识字肯定不会读书;其次就是要有始有终,读每一篇文章都要认真读完,能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一个学年下来,我坚持陪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很多学生都自觉到阅览室找自己喜爱的书来读,而且越来越有兴趣。
今年6月,学校增设了一间阅览室——“喜阅屋”,里面布置优雅温馨,带学生到那里一起阅读,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创设“展示”平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展示自己。每当学生们去阅览室里看书回来,有的就来向我汇报自己读了哪本书、读了什么内容,满脸收获的喜悦;也有的学生来告状,说哪个同学读得不认真、或者哪个同学偷懒没有认真读。于是,我在班里设计了“展示”的平台,每天都让学生有阅读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无“懒”可偷。同时,还开展“读书汇报会”“讲故事”“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这样既能有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开展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活动,要选择每天早读前10分钟或者用下午课外活动节20分钟左右的时间段,尽量不要占用孩子们下课玩的时间。比如“讲故事”活动,刚开始是老师先讲,我给他们讲的故事有历史励志成语故事的、有寓言故事的、有童话故事的、也有民间故事的,如《汗牛充栋》《凿壁偷光》《丑小鸭》《七个小矮人》等。我通过故事的情境去吸引学生,他们往往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接着轮到同学们讲,会讲的同学自告奋勇上来讲,不会的同学跃跃欲试。看着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表演,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学生们千方百计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又如“读书汇报会”活动,我只要学生们汇报自己记得的某一个词语或者某一个句子,汇报的时候可以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也可以写在黑板上,也可以把自己的读书笔记给大家传阅。有的学生告诉我说,他已经读过好多篇故事了,就是记不清楚情节,所以讲不出来,问我怎么办?我启发他说,词句方面可以做读书笔记,一天记两三个词、一两句话来做汇报;讲故事方面,你可以带书本来,翻书读给大家听也行。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高,“后进”的学生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学会了写读书笔记。
我用手机录下每个学生汇报读书的视频,择优发到班级家长微信群,目的是让家长不仅分享到孩子成长的喜悦,更是激励家长养成“亲子共读”的兴趣。
三、把好书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本书孩子喜不喜欢读,推荐适合他们的书很重要。一般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班级里设立小小图书角,介绍一些好的图书给他们看,每周老师去借10本左右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放在图书角,供学生传阅。内容上,要多介绍古代励志故事,孩子比较喜欢的是成语故事、寓言、经典诗文等,另外介绍童话、笑话、幽默等图书,也有雷锋、张海迪等英雄故事,尽量推荐篇幅短小、趣味盎然的内容;装帧上,找图文并茂、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边认汉字,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也就提高,阅读能力也会不断提高。为学生们介绍古代的励志故事,不仅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而且激发他们珍惜文化的情感,让他们以书中奋发向上的人物为榜样,激起他们喜欢读书、主动读书、勤奋读书的欲望。
当然,布置学生阅读不要急于求成,又是阅读又是抄写又是写读后感,学生感到压力太大,反而恰得其反。我想,罗湖实验小学学生基础差,不妨从以上方面慢慢培养他们的阅读,只要他们喜欢上了阅读,阅读的能力也提高了,下一步才增加读书笔记和读后感,营造一个让他们“够得着”的轻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们享受到喜欢阅读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罗湖实验小学 王向辉 联系电话:13707766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