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提问技巧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3月(中)   作者:米华影
[导读] 有效地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设问,发问;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米华影
        安徽省亳州学院实验小学
        有效地课堂提问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设问,发问;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一、 语文教学提问的意义
        课堂提问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只有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这一手段,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推动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问环节的要求和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或是以学生好奇的事物为切入口,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强调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兴趣的重要性,要求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促进教学。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而课堂提问正是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的手段之一。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但在不同中还应该注意对本质问题的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并能在问题的探索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课堂时间是有限而又宝贵的,而课堂提问又是最难把握时间分寸的环节,因此,提问技巧的运用格外重要,只有巧妙运用提问技巧,才能让学生在问题中抓住最关键的点,发现问题实质,从而深刻的回答问题。”在提问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实质。
二、语文教学提问的技巧
        提问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在此环节,提问技巧的恰当运用,将大大促进提问环节的顺利进行,带动学生融入课堂气氛。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提问技巧,将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提问模式,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点为切入口,把握好难易深浅,注意启发性,明确提问指向和灵活变通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在提问中积累知识和培养参与意识,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一) 把握好难易深浅
        著名的现代教育理论代表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 ”“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他强调:“学校应当把单纯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移到儿童(学生)的活动上,依照儿童(学生)的发展程序,通过儿童运用他所学习的知识逐渐发展他的能力,直到他能教育自己为止。” [5]这句话强调了杜威先生十分重视学情,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这句话中体现了赞科夫先生对教学难度把握的重视。


        把握好提问的难易深浅是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设计课堂提问的重要基础。在进行提问设计之前,应对该班级的学情进行初步了解。对于学情较好地班级,我们就提出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而对于学情较差的班级,可以在保持教学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将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或是将深奥的问题表面化,从而把握好提问的难易深浅。
(二) 注意启发性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突出地强调了启发性的重要性。而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启发性原则也很受重视。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文化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自然也要贯彻启发性原则,因此在提问环节,应注意发挥问题的启发性作用。首先,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已知信息为基础,以未知信息与已知信息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景,从学生感兴趣地、容易理解地角度去提问,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和学会思考。
(三) 明确提问指向
        “课堂提问其实不在多,而在精,提问只有指向明确了,才能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思路,找到最正确的答案。”提问要达到指向明确,首先要确定该问题的提问目的,只有确定了提问目的,才能选择提问方向,然后紧扣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根据提问方向选择合适的指向词,给以学生明确的回答方向,以引导学生根据指向词来思考问题,最后完成问题的提问。
(四) 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而不同的提问方式具有不同的艺术魅力,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应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从而完美的展现课堂提问的魅力。”“同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这些教育理论都深刻强调了提问方式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灵活变通,才能增加提问的艺术魅力。
        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其实就是指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提问模式,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提问方式,诸如自由思考的提问方式、点名提问的提问方式和小组讨论的提问方式等等,从而使学生与教师紧密配合,调动课堂气氛。
三、结 语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身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尽可能做好这一环节的教学。在充分掌握学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设计出难易适当的问题,对课文内容作出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在提问过程中注意角度的引导和提问方式的灵活变化,让学生在提问这一环节既能获得知识,又能锻炼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不断进步。同时,也希望语文老师在教学的不断锻炼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提问能力,使语文提问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9:19.
[2]何卫荣.吴汉良《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设计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技巧——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2008,(2) :189—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