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招贤
湛江市第五小学东纯校区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无论哪间农村小学,因为各种因素,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后进生,固而,后进生的转化就成了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能否有效地将后进生转化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以及教师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提升等几个方面对转化农村小学后进生进行探究。
关键词:后进生;尊重;鼓励;教育
引言:将后进生有效转化是履行基础教育职责的要求。小学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将重点仅放在优等生身上,也要给予后进生足够的关注,帮助其有效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宏观环境
客观来讲,导致后进生的形成因素主要有学校原因、家庭原因、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首先是学校原因,有部分农村小学师资力量不高,教师素质低,这些将会对学生的教导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着在教师带领下的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方向,倘若教师对于优等生进行特殊照顾,对于后进生则弃之不理甚至当学生犯错时进行体罚,将会严重伤害这部分后进生的心理健康,打消后进生想要学习改变自己的积极性,使班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两级分化的局面。同时学生能否有效的学习也受教师的教学态度极大的影响,因大部分后进生因学习成绩不够优异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倘若他们尝试去做一件事而做错时遭到了老师的批评时,会导致他们不敢再次尝试,所以鼓励式教育远比批评式教育更加有效[1]。
其次是家庭原因。部分传统思想的家长仍秉持着“棍棒教育出才子”的理念,这将会使得学生将学习表现差与被罚挂钩,加深学生的厌学心理。而有很多农村小学生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由家里的老人抚养,或是父母离异由一方抚养。由于老人对学生小学教育不够重视,而单亲的学生家长也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彻底放飞,造成学生产生“反正没人管,不学也可以”的心理。
(二)微观原因
除了部分的客观因素,也有部分孩子本身性格多动,自控制力差,这都是小学阶段孩子的通病。人们常说。越好动的孩子越聪明,这是因为小学生通常是6-12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求知欲的高峰期,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去了解这个世界的存在,所以好动的孩子大多是好学的。但因为自控力差,好动的孩子很难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听讲,导致课程一部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以致于落下的课业越累越多而学习困难。
二、学校教育转化后进生的方式
(一)发挥优势
如果优等生好比一颗发芽的种子,后进生就好比一颗看起来坏掉的桃子,他的表象并不能决定于未来不能蓬勃发展,此时教师应当抓住其所需,给予雨水帮助其在沃土中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身为教师应该善于观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出其长处所在,进一步的学习发挥长处。
大部分教师都是厚爱于优等生,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更多时候我们应该将时间精力放在培养后进生上。鼓励后进生成长,比如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就算没有回答正确也应当给予掌声,鼓励他参与下一次的回答。当后进生在情感方面做了正确的事时,应当加以赞许,使其能够感受到被表扬的快乐。
曾经有一个孩子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不断的哼唱,教师让大声朗读课文,他就将课文以不知那首歌的曲调的方式哼唱出来,同学们纷纷捧腹大笑,一时间严肃的课堂纪律全无,甚至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他也会根据老师说的某一个词语就开始唱,全然不顾组织纪律,直接打断课堂教学秩序。于是老师在课下把它叫到办公室,他以为老师要批评他,垂头丧气不敢说话。教师说道:“我下一节课要讲一首诗歌,你能帮我把他好好唱下来吗?”同学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一头雾水的答应了。然后在下一节课上课前,老师让该同学上台歌唱,并当众表扬了他,课上一起有效的学习了这个诗歌,课下孩子们也纷纷向他学习诗歌的唱法,很快就记住了全篇诗歌。
(二)给予尊重
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性,给予后进生应有的尊重是每个教师务必秉承的教育原则。教师的职责所在不仅是教书,还有育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书读不好而剥夺其受尊重的权利,当老师不能作为表率尊重后进生时,其他学生也会纷纷效仿。长此以往,后进生会受到大家的孤立,不仅会产生厌学的想法,也会产生心理的扭曲,造成更大的伤害。教师应该将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维护后进生的心思,不仅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更要促进他们树立良好的心理发展。
之前有个后进生因为父母的离异受到打击,父亲要外出打工挣钱养家,该同学跟着奶奶生活,班里有一些孩子会嘲笑他而家庭不完整,而他也从刚开始的默不作声变得脾气暴躁,当有人窃窃私语时,他就会大声的指责,与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不和睦。甚至在学习上也开始自暴自弃,出现了逆反心理,当老师让做什么,他就不做什么。有一次教师看到他用力的去掰一个孩子的自行车,那么孩子在旁边哇哇大哭,而当教师打算去制止时,那名哭泣的孩子却对他道了谢。原来是这个孩子的自行车把歪了,导致骑行过程中摔下,这名后进生只是在扶正车身。于是第二天老师当众表扬了他,他站在台上羞红了脸。在此之后他感到做正确的事就会被表扬的快乐,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也更加被大家所接受,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升。所以孩子的行为不能只看表象。而是应该更深层次的去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方式教导。
(三)激发潜能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潜能,有的孩子在语文的学科知识学习中感到苦恼,但是在对科学就有着无限的热爱,有的孩子对画画又有着极大的兴趣。教师应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鼓励孩子在这方面进行探索与突破。当孩子有所小成就时,就请他为大家进行讲解,当孩子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时,就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求知欲,这种强大的求知欲会引领他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要激发后进生的潜能,首先要与其进行心理交谈,在同一角度下能为朋友,并合理的开展课外活动,为这些孩子擅长的方向提供展示的平台。使班上的孩子感受到这是一个集体,互相学习交流知识,使后进生能够融入学习的氛围中,在团队作用下不断提升自己,激发潜能,建立自信心。
三、改善家庭教育转化后进生
改善家庭教育对后进生的影响首先要增强家校联系,与后进生的家长保持沟通,阶段性的开展家长会,帮助教师了解后进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帮助家长明确孩子的学习近况。要适当的给予家长教育指导,只有家长明白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免受不良家庭教育的苦楚。应该在家长会举办时,将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知识传授给家长,帮助他们科学的教育孩子,同时切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一是家长太多惯着孩子,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了,以致于孩子什么都不需要考虑,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家长没有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以致于孩子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这都是家长不了解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导致的,所以学校开展一些家长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后进生的转化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责任,更需要学校、教师及家长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开展家长课堂等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鼓励,帮助后进生激发潜能,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高习.以生为本,爱心育人——论农村小学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艺术[J].中外交流, 2019, 000(007):79.
[2]田敏.浅谈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000(026):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