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冠彬
五华县水寨中学 广东省梅州市 514400
摘要:高中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加实验双强的学科,其中,许多生物知识都是依靠实验来总结得出的结论,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还可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举证,在生物课程中的意义不容忽视。但实际上,目前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于实验的探究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而不是体验实验过程,在实验中对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结果交流与讨论等环节进行建构。此外,教师对实验教学目标的设计相对单一,难以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提出要求。本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未来需求,对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整与优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实施,高中生物教学也逐渐从知识学习转向技能培养。生物实验教学作为实现“知识学习”向“技能培养”转变的关键。教师必须针对当前实验教学设计的现状而思考相应的对策来优化实验教学设计,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实验讲座的课题价值,有效扩展学生对生命探索的视野,促进学生生物能力的发展。
一、目前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生物学作为一门调查当前社会人们生活状态和生活行为的基础学科,研究生物学习经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观察生活之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过程,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方面,起到了非实验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现行的生物课本中安排的生物实验过程仍然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
1.实验装置数量少,内容不精
2.实验分析多看重直观结果,不注重数据图表对比分析
3.实验方法陈旧,只求学生模仿操作,不求学生创新设计,跟不上时代发展[1]。
二、生物实验教学创新对策研究
(一)创新实验装置与材料,丰富实验内容
生物实验材料与仪器的适当选择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但是有些生物实验会一定程度上受学校条件的制约而导致无法展开。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展开探究、发现新的实验材料,并展开对实验仪器的自制。同时要秉承“可控性;稳定性;可行性;来源可靠、经济易得:繁殖快、周期短”五大原则,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针对教材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实验装置的改进创新:(1)实验材料选用菠菜叶外的玉兰树叶、白菜叶会有什么结果?组织学生分组再实验探究。(2)实验操作中“画滤液细线”要求“细、直、齐”,用毛细吸管操作很难实现,改用直接用盖玻片蘸取提取液在铅笔线处拓印,干了再在原处拓印2~3次,降低难度,且色素含量较高[2]。(3)实验装置:用烧杯及培养皿的装置封闭不严,有毒物质易散发出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用小试剂瓶作为分离色素装置。将滤纸条装入试剂瓶后,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层析观察和层析液的回收就可以有效避免有毒物质的溢出。
借助这种方式丰富实验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实验步骤选择,丰富学生实验体验
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在很多的生物实验中,书本上都给出了固定的实验步骤,也给出了已经预想的实验结果。但是这些步骤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们做实验的思路。所以,在创新实验顺序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爱好来选择快速、有效又实用的方法开展实验顺序,使得学生发挥更好的才能。
比如,在进行“生成素两重性”的探究时,教师可以使用一定的道具作为实验的材料,根据这些特定材料的数值来作为实验的数值,让学生对特定实验物的生长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将实验后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画出相应的数据图。学生通过亲自绘制的数据图,能够更好的理解到不是浓度越高的激素才能促进植物的生长”[3]。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分析和讨论这些设计,选出更加可靠的方案来完成实验,然后总结实验成果,检验是否成功。通过小组讨论的模式,可以得出不同角度的实验评价,打破学生思维定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复述,让学生加强对于实验过程的熟悉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综合能力获得更多提高。
(三)创新实验问题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问题是创新思维发展过程中必备的条件因素,有效的问题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得以训练,还能够在思考过程中产生更多新鲜的想法,从而有效地将问题得以延伸创新。因此,教师应该在生物实验进行当中,根据实验内容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脑进行思考,并展开对实验的探究。
比如,教师在教学《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这一内容时,不同的学生,会倾向于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究同样的问题,有些学生更加希望了解PH值能够怎样影响酶的活性,有些学生对温度等条件下酶的活性更加感兴趣,不同的探究内容,所需要的实验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兴趣为基础,设计出更具有个性化的实验[4]。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鼓励学生,并且和学生一起分析各种不同实验方法的优劣,学生也会在这些实验中慢慢累积自己的经验,以后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自己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
结束语
生物学正处在一个发展阶段,教师有责任跟进新课程改革的指标,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和性格特点,找到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践的快乐中收获相应的知识经验和科学规律,以促进生物学习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学锋.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对策研究[J]. 新课程,2021(4):81.
[2] 王林. 关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 文存阅刊,2021(12):114.
[3] 周臻华.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整合方法探讨[J]. 考试周刊,2021(1):139-140.
[4] 杨志六.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策略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21(22):135-136.
作者信息:胡冠彬,男(1985.3-),汉族,广东省梅州市人,本科,五华县水寨中学,中学生物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教育,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