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阚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第三初级中学 530299
摘要:建立学习小组,帮扶学困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为此,教师需要优化工作方法,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实施帮扶小组双向选择,通过有效的帮扶策略,为学生提供指导,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体育;整合;策略
引言:初中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科学地教育管理学生,针对学困生,教师更应该照顾他们的感受,给予关注与鼓励,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调动积极性,通过整合工作资源,创造良好环境,使学生能够理解合作,转化学困生。
一、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切实保护学生自尊
教师需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告知学生在校情况,表达教师的关心教育,同时教师要向家长传达一些教学知识与教育方法,转变家长简单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尽量为孩子创设好的学习环境,改掉不良习惯,做孩子的好榜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假如学生家里出现矛盾,可以与孩子爸妈沟通,争取给孩子营造好的家庭氛围,避免家里矛盾影响学生的心情,不利于学生精心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需要结合成功的教学案例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学习。
学困生,情绪比较敏感,某些行为过于激进(如大喊大叫引起注意),教师需要给与理解,不要随意在学生面前批评他,可以与他交谈,解释老师没有批评他的原因并鼓励他,使其了解老师保护他的自尊心。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教师应善于发现并抓住孩子优点,架起师生沟通桥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例如,针对学困生,上课大声喊叫,影响上课质量,教师要理解沟通,为他打开新希望,为其建立一些行动表达他的感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他办一些差事,让他在同学面前表现,通过干预和教育其他学生的嬉戏行为,让他表现出友爱的特征,赢得同学的关注,获得了自尊,使其逐渐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事实上,保护孩子自尊心和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是教师需要关注的,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关心理解学生的行为,找出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更好学习成长。同时教师需要创设积极的课堂,不质疑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良好的氛围,激励学生,向学生传达激励性的评价,通过观察走进学生的内心,使其获得学习成就感。
二、帮扶小组双向选择,制定具体帮扶策略
教师可以带领优秀的学生,为学困生助力,帮助学困生更好学习,转变学困生的想法,以增强集体意识,为此可以设计“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帮助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培训班干部,指导班干部如何更好帮助学生学习,重点关注自学和纪律方面的学困生,了解他们的各种行为表现。若出现分心的情况,可以让班干部起到带头作用,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好完成家庭作业。针对故意不上交作业的学生,班干部需要及时通知班主任,进行沟通协调,假如是长期不上交作业的情况,班干部可以设立登记本确认学生不上交作业的情况,通过监督指导减少学生不上交作业的情况。针对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教师需要建立学习困难较大互助小组,为学生带去信心,可以重点关注一些进步快的学生,使其成为学困生的榜样,加强学生信念。为了更好融合学困生,教师可以匹配优秀生与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帮扶的方式培养和转化为学生能力。
实现学习困难的学生与优秀学生间双向选择,使学生相处更和谐,通过学生的独立选择,促使优秀生与学习困难的学生相互交流,加强学习效果。
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更好学习,针对意志薄弱、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兴趣、出现打架、学习吃力等情况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课前课后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构建自信,从而扎实学科基础,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课后收集分析错题,向学生提问,通过复述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学习。课堂上与学困生进行约定:上课溜号,教师用目光提示他或用手摸摸他的肩,避免学困生难堪,还可以促进他们思考,分享知识智慧。加强课外阅读,提升学困生的阅读兴趣,开设读书推荐课、读书复述课,让学生有准备地推荐好书、好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读书复述课,带动学生走进书籍,帮助他们更好学习。
三、强化小组管理考核,巧用方法激励学生
考核管理可以更好帮助学生成长,检验学生帮扶的学习效果,让孩子养成习惯,更好协调班级管理,提高学生学习信心,例如根据周月或者季度的时间安排,针对学习小组进行成果检测评价,检验学生教学的特点,让帮扶小组可以更好学习,其中每个事件节点的评价可以通过折算的方式换算成平时成绩,作为优秀学生评选的一部分,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习小组学习,形成更为客观的学习成果评价,促使学习评价与评选相挂钩,更好进行考核表彰奖励,让学困生与优秀生都可以更好学习,通过寻求教师的帮助提高小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内心的学习动力,更好投入帮扶学习中,使得优秀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发生转变。
学困生学习需要动力,需要教师的关心鼓励,需要选用好的方法发现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不要随意批评,容易打击自信心,教师应该与学困生多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受到关注。例如课堂选择难度较低的问题进行提问,鼓励他们更好学习,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若回答正确应当鼓励;课后布置作业,需要考虑周全,适当减少学困生的作业数量,降低作业的难度,使得他们不需要他人帮助也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在学生不断进步中,可以相对应调整作业数量与难度,通过匹配作业数量与质量,让学生可以追赶上其他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转化,让学生更好开启接下来的课程;在课外辅导需要全面分析学生原有基础,教导学生必要方法,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鼓舞学生,帮助他们更上进学习,采取有效专业的方法让学困生更有效率学习,从而实现学困生更好地转化。
结语:学生的学习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导,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学习,关注学困生的真实情况,给与积极的鼓励帮助,协调优秀生帮助学生更好学习,互帮互助,可以提高班集体荣誉感。实际上,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有学习障碍,教师可以引导家长更科学地教育孩子,转化有学习困难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张生财.农村初中学困生计算能力薄弱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名师在线,2020(11):14-15.
[2]金银平.培养初中学困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20(19):143-144.
[3]高志辉.精准帮扶在初中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分析[J].天津教育,2020(3):6-7.
[4]韩芳.“传帮带”模式在初中班级教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2):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