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发展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张洪侠
[导读]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厘清智慧课堂的内涵以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张洪侠
        鱼台县实验小学 山东 济宁 272300
        摘要: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厘清智慧课堂的内涵以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明晰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发展路径,从而有效开展教学。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发展路径探究
引言
        智慧课堂的构建能够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些都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有着极强的契合点。新课程教学标准对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做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的小学数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是智慧和激情之间的相互碰撞的交织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一、智慧课堂概述
        智慧课堂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品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课堂。在教学理念方面,智慧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立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实践中学习知识,全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智慧课堂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结合多媒体技术,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发展路径探究
        (一)通过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发展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是指学生以自己学习活动为思考的对象,对自己的行为、方法、决策以及结果进行审视、分析、调整的能力,自我评价就是自我反思的过程。诸多研究和实践都说明,自我反思是个人成长的优秀品质,是个人元认知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自我总结是发展学生自我反思能力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自我总结的内容一般为本节课所学知识、本单元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得失、学习收获等,需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创设具体的总结情境。自我总结一般分为文字总结和图形总结两种。在智慧课堂中,学生自我总结与反思更加便利,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记录文字总结、绘制思维导图、修改学习成果。如在《石头、剪刀、布》一课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疑问:读完本课内容有什么发现,明白了什么数学道理,了解了什么数学方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凡是学习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都可以记录在读书笔记中。学生利用学习终端将总结内容分享给全班学生,并开展相互评价,能使三种能力都得到有效发展。当教师将自我总结与反思的问题作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解决时,可极大促进三种能力的发展。在智慧课堂中,相互分享、相互评价都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学生会学习其他学生成果的优缺点,并逐渐形成对自己作品进行评价、修改的方案,为自我修改奠定基础。自我修改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应分析、综合、评价三个高阶目标。
        (二)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所谓数感,其实就是对数的一种态度与意识。数感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至关重要。生活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以生活为依托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自主从生活场景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进而逐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并促使他们应用数感指导生活,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在学习“克与千克的认识”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先将超市的图片呈现出来,说道:“同学们去超市购物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不同商品的包装不同,大小也不同?”学生点头,教师继续问道:“大家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大包装还是小包装的食品呢?”很多学生都举手表示大包装的食品,并说明了大包装的食品袋中装有的食品重量大,为教师引出“千克”与“克”单位奠定了基础。

当学生掌握了千克与克的单位后,教师将“一袋瓜子重250克”“一名学生重30千克”“两袋牛奶重1千克”等生活实例列举出来,促使他们结合这些生活中常常见到的食物重量重新认识中千克与克,并且在生活中培养和提升数感。
        (三)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微课指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总结知识重难点,以及运用视频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知识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利用微课作为课堂导入,可以提供一种新的预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家里或利用其他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观看,预习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然后根据教师的讲解总结出知识的重难点。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会有侧重点,清楚哪部分的知识需要集中精神听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微课视频的时间要控制在5~8分钟,不要过多或过少。同时,在视频结尾,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准备好量角器、三角尺等文具,以便学生上课时直接使用。
        (四)创设两情相悦的课堂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前提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教学工作的服务对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智慧课堂的构建更加具有时效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创设两情相悦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中,同时教师也乐于教学,这对智慧课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然而两情相悦的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同时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数学《简易方程》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比如先对知识概念进行介绍,然后再列举一些练习题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没有新颖性,更无法创建智慧课堂,并且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比如开展实验教学,准备一个天秤,左边放两个500g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0g的砝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计算出500g+500g=1000g,当学生们对本次实验有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本节知识点。比如将其中一个500g的砝码以未知数x代替,另一个砝码是500g的,然后两者相加等1000g,从而引导学生计算出x的值是多少。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实验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既创建了两情相悦的课堂,又构建了智慧课堂
结束语
        智慧课堂虽然还处于改善的过程中,但它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深入研究数学课本知识,以智慧课堂为基础,设计有趣、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美婷.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A].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集[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0:5.
        [2]王利.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20,9(44):16-18+48.
        [3]燕小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144.
        [4]聂容兰.“以数学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初探[J].学苑教育,2019(03):50.
        [5]杨俊丽.试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