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朱粉丽
[导读] 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灵魂,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
        朱粉丽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朱屯小学655400
        摘要: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灵魂,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小学语文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良好的语文基础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拥有大量的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而创新意识大多是在小的时候培养形成的,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对待事物也有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还没有形成思维定式,能够通过创造性思维解决一些事情。语文教育教学中,提倡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而在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不要限制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语文就是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然后能够应对考试。着重于对课本知识点的讲解和考试成绩的提高,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将学生作为一整个群体,并没有将每一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老师只有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习经验、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不同因素,把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关注点,以他们关注的游戏、人文事物等为出发点,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行个性化阅读,展开想象力,从而乐于创新。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打开学生的视野,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改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老师与学生们的沟通交流,增进学生与老师的友好关系,能够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着很大作用。往往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对待那个老师的课就更加认真。在小学阶段,由于对于成人的依赖性,小学生对老师也充满了敬畏,很多学生都比较怕老师,即使发现问题也不敢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到学生个体的不同需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待差生也要一视同仁,多多鼓励。把老师和学生在情感上摆在同一地位,增加自己的幽默感和亲和力,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让学生明白老师很在意他的想法,让学生敢于发问,乐于发问,对他们的发问乐见其成,多多赞扬。小学语文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初期儿童,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思维活跃,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经常在课上有一些小动作,影响课堂的教学秩序,达不到老师对其的行为要求,常常使老师失去对自己情绪的把控力,避免情绪化教学,防止学生产生畏学心理,创造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思考想象,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进行“春夏秋冬”这一课的学习时,带着学生们走出课堂,感受季节的特点和季节给人们带来的变化,鼓励学生们在体验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以季节这一主题发挥想象力。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孩子们在经过学习和训练之后,也会使创新能力得以提高。良好的知识积累为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就不能够产生联想,不能利用知识的相似与联结引导思维转向,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孔子曰:“学起与思,思起于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小学生的识字量较少,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对很多语文知识的理解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碰到不认识的字和词语要记录下来,形成习惯,积累更多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不认识的字、词、语句多思考,多问老师,养成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
        四、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在语文的教学中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想象力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摇篮,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探索能力,开拓学生们的知识面,提升孩子对于知识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竞争力。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孩子们的想象力,所有的事物都能够引发孩子们的想象,对于孩子们的探索行为多多鼓励并给予支持,比如在孩子编的故事并不那么完美,逻辑并不怎么合理时能够做到仔细倾听,不加批判。老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多让学生注意各种事物的形象,增加表象积累,储存丰富的头脑表象。比如各种对于此阶段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文章、词句、故事、散文等,它们都可以扩展孩子的想象空间。低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形象的事物能够展开想象力。比如在教“盘古开天地”一课时,老师可以对学生提问:在你的心中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这个故事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能否产生一些联想。在老师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进而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改进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打破现有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善目前小学语文学习的氛围,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保护小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的建设者,为了给国家输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也为了小学生个人的成长,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保障了我国建设人才储备,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桑吉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2):31.
        [2]陈祚钰.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J].情感读本,2017(32):48.
        [3]林碧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19(06):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