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月第7期   作者:陆福珍
[导读] 素质教育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

        陆福珍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中心小学,广西钦州535028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在实施过程中将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所以,无论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选择,都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脱离以往将知识技能作为主导的教学情形,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目标,建构完善的数学思维体系,并有效提升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学生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是应对社会环境变化以及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重大命题。这要求对以往教学的不足进行改善,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方法,关注学生数学兴趣、数学思维方法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入当前创新的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工具,使小学数学教学拥有全新的发展面貌。本文即以小学数学为主题,分析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的全面成长来设计教学方案,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指导学生亲历知识分析、探究以及应用的过程。在课堂中需要为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将核心素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培养目标,在课堂中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数学语言以及数学技能,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为学生今后学好数学奠定良好基础[1]。此外,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那么素质教育的改革需要在教学中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结合,既要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要让在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思考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内容时,教师需要从素质教育的层面去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如知识层面,要让学生认识正比例的图像和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而在数学思维观念上,需诱导学生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借助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需要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提高观察能力和估计能力。进而将多样的目标渗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此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效果。二、丰富数学评价方式,开发学生的学科潜力
        评价一直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样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的衡量。但以往小学数学教育的评价以成绩和作业结果为主导,从而限制了学生学科兴趣和潜力的挖掘,同时也不利于综合素养的提升。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则强调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拓宽评价的维度,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机态度、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帮助学生在客观、合理的评价中认识自我,找到数学学习中的潜力,并加以强化,针对性地提升数学学习水平[2]。

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而言,教师需要创新评价理念,注重素质教育中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和改进等动能,在课程讲解、师生交流以及作业指导等教学环节中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既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更要注重对学生情感观念、思维结构等层面的评价,促使学生真正在数学学科上取得显著发展[3]。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1)这一课时,就学生在整个知识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教师需要将客观、激励的评价贯穿始终,既让学生挖掘在空间观念上的优势,同时吸取正向的评价反馈要点,对知识的理解进行改进。比如在课堂观察活动中,需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由于个体差异性,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面并不相同,在内心会产生自我怀疑。那么教师的评价不能局限于观察结果的肯定和否定,而需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进行评价,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认识到,图形表象学习中要不断地积累空间思维经验,掌握规范、高效的观察方法,使自己有意识地加强空间观念,为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三、组织多样训练活动,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素质教育的改革具有开放性特质,对于课堂知识的探究要创造开放、活跃的学习空间,而知识的理解要能够与社会实践联系,给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使其拥有活跃的数学思维,在多样数学训练活动中掌握数学思维,并在不同的数学情景中应用知识,真正从数学学习中获益。具体实践中,教师要脱离以往枯燥、单调的指导练习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强化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使其能够在练习和复习中掌握底层规律,提升学习的效果[4]。另外,素质教育改革中要充分体现开放性、智慧化的教学理念,设置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数学知识,在小组内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建构完整的数学思维体系,将数学知识灵活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内容为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恰当的启发指导学生独立在训练和问题思考中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比如,引入例1问题情景:两种类型的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然后就此针对学生列出的不同综合算式询问思考方法,让学生的数学思路显性化,最终就学生思路的欠缺之处做出恰当指导,使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建立深刻印象。另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设计多样性的练习任务,指导学生反复去验证课堂掌握的数学思维方法,在独立练习中提升,发展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结语
        在农村小学数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需要对原有的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将核心素养作为培育目标,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为学生设置多样性的数学训练活动,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知识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拓宽数学评价模式,挖掘学生在数学上的潜力,使其能够在数学中取显著发展成效。
参考文献
[1]蒋贤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22):1-1.
[2]熊桂英. 浅析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策略[J]. 南北桥, 2020, 000(002):68.
[3]张纬美. 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策略解读[J]. 科学咨询, 2019, 000(022):26-27.
[4]张勇芳.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J]. 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7: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