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玲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黎家坪镇明德小学
摘要:近年来,新课标对于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各级学校都致力于完成教学改革。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开始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合作学习顾名思义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引导,共同接受知识的传播。本文将从小学高年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当前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有效性建议。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高年级;语文;应用探索
引言:
合作学习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改变原有的个人探索学习的模式,将受教育形式转化为多人共同学习。教师的教学过程也需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原有的模式化教育形式也需要发生变化,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合作团体内的学生进行相适应的教学任务的分担,并保证该生能够完全吸收该知识,并积极与团体内其他学生进行相互的知识的融合与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互动以及合作,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探索能力,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合作教育的开展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教学探索。
一、重要性分析
(一)改变学生的受教育形式
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的开展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性,思维空间也缺乏拓展性。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多样化的培养。但是,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开始拥有相对的学习自主权和思维自主权,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思维能力。同时,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有着大量的课文以及诗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背诵方法、相互引导等方式完成记忆,改变了原有的固态的受教育形式。
(二)角色分配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合作目的,往往需要对团体内的个人进行具体的责任的划分,学生个人在接受角色任务以后需要从多角度出发完成自身的责任,最终能够完成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提升个人能力。
(三)改变学生思维模式
传统语文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学生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关系,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较少,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具有不利影响。合作学习模式下,竞争关系得到有效性缓和,在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表达,不仅能够个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吸收知识、聆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二、教学模式分析
(一)模式分析
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将学生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因素进行分组,进而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讨论成果不论是否符合教学标准,教师都应该对其内容进行评价。同时,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合作是学习的基础,学生想要完成合作就必须积极完成不同的教学学习任务,因此,在小组构成时一定要充分明确小组组成的目标以及个人在小组中的角色,并积极制定小组学习的目标。[1]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该给予他人一定的耐心,同时学生之间应该进行一定的和谐性与情感培养,以保证整个小组能够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下完成学习。为了有效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学习的有效性,在小组完成划分以后,需要充分保证小组成员的稳定性,避免学生需要不断投入到新的环境中进行新的环境和情感培养。
(二)设立教学情景
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课文文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情感的升华,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完成课文情感的认同,教师可以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设立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中。例如,《少年闰土》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各小组进行文章片段的演绎,让一学生扮演闰土,一学生扮演鲁迅,还可以让学生扮演獾等动物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在扮演完成以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点评以及奖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
(三)课后拓展实践
课堂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学生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以后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完成课后拓展,避免学生的学习限制于课堂之中,并不断激发学生将所学知识积极应用到生活之中。例如,在学习《唯一的听众》时,由课文内容可知作者由于音乐天赋有限导致其演奏的小提琴乐曲不尽人意,后作者独自在后山练习时遇见了失聪的老妇人成为自己的唯一听众,最后作者终于凭借努力完成了优美的演奏却得知老妇人是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教师可根据主人公的经历,向学生进行课后任务的布置,即小组成员选择自己不擅长与擅长的方面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努力,一段时间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检验。
三、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分析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充分避免形式化教学的出现。[2]部分教师为了达到响应号召的目的,从形式上完成了基础的分组等合作学习形式,但是教学过程已经保持着传统的模式,导致合作学习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想要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必须进行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引导,让教师和学生都明确认识到合作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
四、结束语
合作学习教育模式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观念的双向拓展,以保证合作学习能够达到有效的目的。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自身能力的拓展,并主动投入到小组建设之中。合作学习作为新形式下重要的语文科目教学模式的展现,需要教育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盛芳. 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祖国, 2017(10):236-236.
[2]王丽霞. 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