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隆中风景名胜区综合执法大队 湖北省襄阳市 441021
摘要: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生态性与审美性的体现是重点,也是难点。生态性是指通过景观自然空间元素组合、建筑与自然景观结合等方式体现旅游景区景观“自然美”“宜居性”等特点,是旅游景区景观设计基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战略下的必要体现点。审美性是指通过景观营造、合理布局等手法营造出旅游景区景观美感,始终贯彻于旅游景区景观设计。
关键词:旅游景区;休闲街建筑;景观设计
引言
旅游景区的休闲街,从功能上主要是给进入景区游玩的客人提供休憩、购物、就餐等活动的场所,从形态上要与整个旅游景区的风格相协调、统一。有时候,休闲街贯穿整个景区,与景区融为一体,游客可以一边欣赏自然风景一边欣赏人文景观;有时候,休闲街只是整个景区的一角,游客们疲倦之后进入休闲街,可以休息、购物、就餐,可以与其他客人交流沟通。休闲街是整个景区的点睛之笔或者灵魂,体现了整个景区的档次、定位和风格。
1旅游景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主题缺失
在旅游景区的设计中,主题的确立是核心。景区的主题代表着整个景区的形象,主题确定后,之后的各环节、各部分内容的设计就有了骨干,也产生了相应的含义。但是,在最近几年景区的景观设计主题发展中,部分内容设计与景区的主题立意脱节,一些景区还出现主题内容雷同等问题,未将景区的特色内容和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些景区的传统地域特色建筑、景观设计、街道空间的商业色彩浓厚,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构筑物、景观空间正逐步消失。主题是景区的生命,内容是景区的灵魂,也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
1.2缺少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旅游业也随之迅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景观设计。但是,由于设计单一等原因,部分景区存在设计内容、设计造型雷同的现象。部分旅游景区内的雕塑形式雷同,未突出景区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核。虽然大部分雕塑以正面、积极、向上的主题内容为主,但仍存在一些直接照搬知名作品的雕塑。在设计景观时,设计者应该保证景观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使景观设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样才有利于增强景观设计的地标性和旅游景区的影响力。
1.3.体验不足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旅游经验越来越丰富,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体验型消费占据的比重越来增大。但是,随着体验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旅游景区的体验设计滞后,相关矛盾开始凸显,如体验项目缺失、体验类型单一等。有的景区虽然考虑到体验景观设计,但设计主题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在体验设计上缺乏创新,内容也不够丰富,未能给游客带来更加全面的、全方位互动的体验。
2旅游景区休闲街建筑及景观设计
2.1旅游景区休闲街开放式入口设计
休闲街一般都是旅游景区的核心或者重心。旅游景区主要以自然风光为主,展现自然风景的美好和旖旎。而休闲街则是游客聚集的场所,重点在于营造人文、历史、景观的氛围和环境,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设计主入口设置双坡大屋顶,两侧设置岗亭和窗口。从入口可以看到里面的风光,视野通透。入口整体简洁大气又美观,较好的展现了休闲街的特色和特点。主入口的设计原则一般是尽量开放,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
2.2旅游景区休闲街休闲广场设计
休闲街主要供游客游览之余进行休憩、购物、就餐等活动,应尽量多的提供室外休息、就餐的空间。其室内空间亦应尽量开放,让自然风光进入室内。休闲广场是休闲街比较重要的环节。本休闲广场体现了休闲、娱乐的属性。广场设置了室外平台,屋顶平台,室外提供遮阳伞,避免游客日晒雨淋,让游客可以随时坐下来喝杯饮料和咖啡,同时也可以继续享受自然风光和景观。
2.3旅游景区休闲街环境景观设计
休闲街的环境景观,既要与旅游景区的大环境相统一,体现旅游景区的特色,同时又要烘托休闲街的气氛,更能体现人文精神和历史韵味。本设计中,建筑与环境相得益彰。建筑的形式休闲、生态,建筑空间是完全开放的、包容的。除建筑外,重点是绿化和植物。开放的建筑空间可以让植物和景观从室外向室内延伸,内外空间没有界限,仿佛融为了一体。植物色彩非常丰富,绿色、红色、紫色,真是万紫千红,让人心旷神怡。
2.4旅游景区休闲街生态建筑设计
休闲街聚集各种建筑,是旅游景区所在地区的人文、历史景观集中展现的好地方。休闲街的建筑应尽量生态化,所用的材料建议应尽量就地取材;材质和颜色应尽量贴近自然,融于环境。休闲街的建筑一般不追求高、大,而是更适宜于建设单层或者多层建筑,尺度宜人。本设计充分体现了休闲街生态建筑的理念,建筑所使用的材质就是当地易于取材的木材,木质纹理和颜色清新淡雅。屋顶还设置了太阳能集热板,节能环保。
2.5旅游景区休闲街特色商业设计
休闲街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引导游客消费,让游客在游玩之余有一个享受食物或者其他消费的体验。休闲街的商业与城市的商业不同,重点不一定是消费的物品,而是消费的体验,更追求环境和情调。商店、餐厅等是休闲街的主要建筑形式。旅游景区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更加开放:更多的游客喜欢坐在室外的休闲椅上,喝着咖啡一边欣赏风景。本设计把建筑设置在台阶上,台阶下设置户外伞椅。整体环境优美,气氛宜人。
2.6旅游景区休闲街休闲茶座设计
旅游景区因为占地面积较大,建筑密度较低,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追求雄伟、壮观。休闲街的建筑形式大多比较简单,但是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建筑体量和尺度也比较宜人,让游客更容易接受,更愿意亲近。这样的设计同时也节省了建设成本。本设计中,建筑比较简单,均为一层的小房子,外墙用木材搭建,体现木质纹理。室外平台是木地板,摆两三茶座,七八靠椅。对于环境很讲究,更多的是追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2.7景区生态院落化设计
院落化设计在景区设计中是比较常见的形态,它通过院落与建筑景观相互结合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空间形态,同样可以体现景区生态性。在景区规划设计中,院落相当于景区设计中的节点性空间,院落的形成是通过四周景区建筑之间进行相应围合而形成的,院落的中间置入一些不同的绿化植被形成新的景观界面,同时也是用来展示景观界面空间的文化性,院落的存在可以丰富景区的整体环境品质,也可以成为游玩空间新的驻足点与停留点。
2.8景区中心水池生态性设计
在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中,都会有一个核心体现点,比如具有标志性的水池空间、铺地绿化等。以水池为中心界面,为视觉聚集点,同时为避免整个空间界面的单一性、空泛性,设计师在水池中心放置诸如木质船、亭子等具有标志特点的代表物,船与景区的水会相应的倒影空间,整体上呈现一种静态的空间环境布置。此外,景区的水池环形布置也将引导游客进行环形游走,增加景区空间游走的趣味性。
结束语
旅游景区休闲街不同于城市的商业街、步行街等,它有其特殊的功能定位和需求,其目的还是让游客有一个休息和消费的场所,能让游客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进行消费。具有本地区特色、其他地区没有的独特性是较受欢迎的消费品特征。休闲街的设计风格要契合旅游景区的风格,建筑宜小而精、有细节、有品味,既有功能,又可以做为景区的建筑小品,与环境融合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王琳.景观体验设计的分析与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6-7.
[2]鉴磊.地域文化在景观创意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23-24.
[3]郭小芳.旅游景区地域性景观的创意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