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8期   作者:胡龙滨
[导读] 本文首先介绍了BIM技术在预制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实用价值
        胡龙滨
        浙江东南绿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9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BIM技术在预制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实用价值 ,然后重点讨论了BIM技术在预制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建筑信息模型、辅助构件拆分、优化构件预埋件布置、创建建筑信息库等,最后阐述了BIM技术在预制建筑中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设计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预制建筑;详细设计
1BIM技术在预制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实用价值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建筑功能特征和物理实体的数字化表达,包括建筑项目的所有工程数据模型,主要是从建筑设计阶段到后期运维管理的相关信息,具有一致性、相关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实现了建筑信息在不同部门、不同阶段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随着我国建筑业和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BIM技术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逐渐显示出其适用性、高效性和先进性。BIM技术一直受到建筑行业承包商和工程师的密切关注和认可。近年来,我国预制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加,新的建筑方法需要各方的密切合作,每个阶段也需要密切联系,这就需要更严格的管理。BIM技术为预制建筑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提高了建设项目的速度和效率,减少了工作失误,避免了建设项目的返工,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促进了建筑业的科学高效发展。BIM技术在预制建筑中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预制构件和现场办公的库存。BIM技术可以实现电子信息管理,减少人工检测和统计的错误,有效节约人工成本。第二,为了提高工程质量,BIM技术可以为建设项目提供有效的三维建筑模型,模拟周围环境和施工条件,有效改善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
2BIM技术在预制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构建信息模型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对其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预制建筑的深化设计中,通常应用BIM技术来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有效地为设计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二维图纸,设计师很难准确设计细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图纸存在很大偏差,进而影响预制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在预制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使用三维模型,可以有效地规划建筑的整体内容,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情况。而且在创建模型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专业,比如水电、建筑等。这有利于三维模型设计师充分意识到建筑施工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可以有效地进行修改。同时,在对某个地方进行修改时,需要对整体进行重新设计,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会增加很多工作。而BIM技术可以缩短修改时间,可以在模型中直接修改,从而提高预制建筑设计的效率。同时,在建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数据参数配置相应的模块,有利于系统根据参数和具体的安装步骤进行自动分配,从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效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2协助组件拆分
        在深化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相应的构件,其中常用的构件有框架柱、阳台、楼梯等。通过各种构件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内容,在构件拆分的过程中,也需要BIM技术。在模型应用的基础上,需要合理拆分其内部组件,有利于保证建设项目的连续性,有效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同时,在构件拆分的过程中,有助于设计人员充分把握整个建筑构件之间的关系,对各个节点进行全面的观察。在实际拆卸过程中,需要减少部件的数量,因为预制建筑的部件相对复杂,加工过程中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需要不断优化组件。比如在拆分层压板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板宽,利用BIM技术快速了解具体的数量和相关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板宽,减少元器件种类。

同时,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深化预制建筑的设计,根据技术的应用效果逐步优化,完善工艺流程,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以促进技术发挥优势,促进我国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BIM技术的广泛应用。
2.3优化内置组件的排列
        在深化预制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结合构件拆分原则,合理规划设计构件预埋件布局,充分应用BIM技术,有效优化预埋件布局。比如在预埋梁、柱的过程中,要采用预埋梁、柱,这种构件本身就有相应的预埋件,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单独设计钢钩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整体结构对该构件进行有效调整,以保证预埋件的合理性。同时,在预制柱预埋件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设置上墙与柱之间的连接位置,使其与钢板的高度一致,并为其设置具体的参数。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根据预制建筑的实际结构进行科学调整,使其满足建筑模型的实际需要,充分提高施工效率,从而有效观察建筑中的参数。的实际结构进行科学调整,使其满足建筑模型的实际需要,充分提高施工效率,从而有效观察建筑中的参数。保证建筑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促进建设项目整体结构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BIM技术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在模型的创建过程中,可以为后续施工中的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基础。
2.4创建建筑信息数据库
        在预制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相应的数据信息完成建筑的整体设计。但由于建筑设计的数据信息相对众多且复杂,如果手工对数据进行排序,会产生较大的工作量,手工数据统计会出现相应的错误,影响建筑设计的准确性。因此,在数据信息的应用中,应采用BIM技术创建建筑信息库,可以有效收集预制建筑工程的各种信息。采集完成后,自动有效地整理出来,方便设计人员有效地分析数据信息,提高数据使用效率。此外,BIM技术还具有自动化功能,可以准确计算实际施工工程量,有利于计算预制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预算,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创建的数据库可以充分保存数据信息,方便工作人员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促进建筑施工内容更加全面,进一步提高预制建筑工程质量。
3BIM技术在预制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在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用到BIM技术,尤其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可以有效地深化其设计内容,改善各种建筑的细节。根据建筑的实际施工要求,利用该技术进行施工设计,进而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保证方案的内容和数据更加准确,有效防止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错,降低工程质量。因此,BIM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在预制构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明确其预制率,使其符合我国的建筑要求,避免与实际应用情况不一致。目前,BIM技术广泛应用于预制建筑,有效整合了各种专业内容,并对各个环节的构件提出了相应的内容。该技术可以从构件拆分开始应用到项目的整体施工,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速度,保证设计方案准备充分,提高预制建筑施工的内容。并且细化细节,有利于施工人员更清晰的了解相关施工内容,在实际施工应用过程中全面展现建筑结构和各组成节点的安装方式,让施工人员快速投入工作,不断挖掘BIM技术的实际价值。
4结束语
        总之,BIM技术在深化预制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该技术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很强的专业性,可以充分应用于实际建筑项目的设计。通过创建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建筑结构,有利于设计人员全面观察建筑的整体结构,及时调整突出问题,从而保证预制建筑质量在标准化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刘业金.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0,(15):54,56.
[2]杨博.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J].建筑·建材·装饰,2020,(2):197,202.
[3]李伟,程琳,何晓宇.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0,12(4):85-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