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村教育优质化发展 造强乡村振兴智力引擎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8期   作者:卢金库
[导读] 我国是农业大国,振兴乡村、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而人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智力引擎,农村教育作为乡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卢金库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中心小学,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547199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振兴乡村、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而人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智力引擎,农村教育作为乡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只有推动农村教育优质化发展,才能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发展的步伐,当前农村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首先必须重视农村教育现状和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而推动农村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教育现状,提出一些推动农村教学优质化发展的策略,旨在造强乡村振兴智力引擎。
关键词:农村教育;乡村振兴;优质化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改善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教育落后的现状问题。而农村教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村教育优质化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发展,还能通过教育扶贫带领乡村脱贫致富。因此,当前应重视农村教育发展问题,针对农村办学条件落后、师资队伍薄弱、教育教学理念传统的现状,制定出快速有效的策略帮助农村教育教学发展走出困境,不仅需要结合乡土文化发展农村特色教育,还需要重点关注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使农村教育成为乡村振兴的智力引擎。
一、新时代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一)农村教育经费、资源投入不足
        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主要依靠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及其以上各级政府,尽管目前国家财政对教育领域的投入不断扩大,但是我国还有很多县和乡镇经济水平非常落后,很难充分保证对农村教育资金专项投入,而我国很多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学生基数较大,许多偏远山区农村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队伍较弱,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办学条件。虽然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农村教育经费增速仍处于较低的水平[1]。
(二)农村优秀青年教师留不住,教师队伍不稳定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只有拥有专业素质过硬、具备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农村师资队伍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但目前农村教育中很难留住优秀的青年教师,许多年轻教师在刚步入教育事业时多数以农村学校为起点,后面以农村教育为跳板向城镇学校发展或转行考进国家公务员行列、其他单位,导致农村师资队伍不稳定,导致城乡学生学习差距不断拉大。与此同时,农村由于教师队伍不足,无法满足一位教师教一门课程,往往一位教师进行多门科目教学,使得学校招收大量的代课教师,师资队伍整体学历偏低,没有接受正规师范教育系统的学习,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三)农村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无法发挥乡村教育特色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其中的教育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虽然我国农村教育教学理念虽然紧跟现代化教育步伐,但是依然存在农村教育教学理念落后的情况,盲目采用与城市一体化的教育思维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农村文化教育特色,农村的农业发展与城市工业发展不同,农村教育不仅仅需要注重学生文化的教学,还需要重视农村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精神品格培养,使学生拥有创新学习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让农村青少年从小就有热爱农业,发展乡村思想,要树立为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乡贡献自己力量的理想。


二、推动农村教育优质化发展的策略
(一)构建互联网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队伍薄弱、学生体量较少、办学资源条件差的情况,当地乡镇教育系统应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2]。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村基本实现了网络的铺设,因此,通过发展在线数字教育科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弥补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学校应完善农村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建设,来支撑互联网学习平台的构建,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学生实际教学情况,在课堂中积极引入线上线下同步教育的模式,不仅可以开阔农村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促进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
(二)加大对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投入,打造农村高水平教师队伍
        农村教育优质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支撑,学校不仅需要吸引广大优秀教师投身到农村教育建设当中,还应制定有效办法留住原有的优秀青年教师[3]。首先,联合县级教育部门制定农村教学激励机制,如规定在农村任期满五年并做出教学成果的教师可以获得优先调转权和升迁的机会,吸引广大青年优秀教师积极投身到农村教育当中。其次,要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利,许多农村教师都需要住校,同时农村教师少导致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因此,要充分保障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给予相应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提高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从而使优秀年轻教师继续留住农村教育系统。最后,应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通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学习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创新现代化教育理念。此外,应加强教师对当地乡土文化的认识,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农村归属感,还能培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农村教育特色。
(三)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教育走向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只有不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才能吸引更多优秀教师进来农村教育,把更多优秀青年教师留在农村,同时促进很多农村家庭把孩子留在农村上学。首先,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实现农村教学交通便利化,不仅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乡村振兴基本要求。其次,完善农村学前教育到中小学教育的办学条件,加大对农村幼儿园投入建设,保证幼儿园教学质量,使农村孩子能接受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最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针对很多农村学校基础办学条件不足的情况,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信息化教学设备建设、教师职工住房建设等,保障现代化教学的条件需求,促进农村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推动农村教育优质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储备。针对当前农村教育现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模式,实现农村教育资源共享,加大对农村师资建设投入,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为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从而造强乡村振兴智力引擎。
参考文献:
[1]杜育红, 杨小敏. 乡村振兴:作为战略支撑的乡村教育及其发展路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00(002):76-81.袁磊. 天然气销售企业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控制研究[D].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于杉杉, 胡恒钊. 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我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0(1):11-14.
[3][1]许艳丽.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才能实现乡村振兴[J]. 新教育, 2017(35).

作者简介:卢金库,1976,男,壮族,籍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职务:教师,学历:大专,单位: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农村教育,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547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