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学生宪法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7期   作者:李娜 温旭东
[导读] 在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召开十五大会议当中,党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但要做到全面依法治国就首先要做到依宪治国。
        李娜    温旭东
        百色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在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召开十五大会议当中,党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但要做到全面依法治国就首先要做到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而青年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应该学习宪法,掌握宪法,更加应该从小让青年学生树立宪法意识。青年学生学习宪法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着巨大的作用,为此国家教育部门出台了许多相关宪法教育的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目前针对青少年的宪法学习仍然有许多困境,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旨在分析青少年宪法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青年学生;宪法教育;对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且在会议上将每年十二月四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并且也提出了“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的决定。而青少年学生群体作为国家走上法制化道路推动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从小就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重视宪法、培养宪法精神。在2016年国家为了推动宪法教育的普及并且推动青年学生学习宪法以此了颁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并且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加快完成法治教育从一般 的普法活动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宪法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我国虽然在对青年学生宪法教育的学习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面对的困境也有很多,宪法教育是终生的,是大众化的。而青年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最基础的宪法教育还是要面向全体青年学生而开展。
        近些年来我国对青年学生的宪法教育非常重视,相关出台的教育大纲和教材亦体现了我国对青年学生教育的培养的重视。国家教育部门不断出台政策并且督促各个学校积极地开展配合。在近些年来,宪法教育在国家、学校以及社会各方的积极努力开展下,宪法教育普及的实效也在小学、初中,高中等各大学校的开展中有所提升,但宪法教育在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形式化、虚假化、抽象化、空洞化、低效化,运动式等问题,国家在政策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力度引导青年学生进行宪法学习。如何更好的培养青年学生学习宪法的意识,如何更有效的使青年学生学习宪法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一一来探讨。
        一、利用国家政策制度与学校推动青年学生的宪法学习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为每年的12月4日,宪法教育逐渐开展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民学习宪法意识开始增强,而青年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青年学生的宪法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近些年来,我国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也逐渐开始加大力度推动青年学生对宪法学习的力度,但是目前以学校为主体促使青年学习宪法还存在在形式化  运动式等问题。为了解决问题,首先国家教育部门有着重要作用。国家教育部门应下达一些相应政策促使学校加强学生对宪法的学习。
        在中学生教材《道德与法制》一书中,有关宪法方面的知识内容的涉及少之又少,并且教材内容更新速度也比较慢。如果说,仅仅局限于中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内容,显而易见会出现滞后于社会发展和现实情况。所以在教材方面,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制定与宪法相对应的规范统一的学习教材,并且及时更新书本内容知识,能够全面的涵盖当下社会问题以及宪法知识以此规定学校配套使用。
在课程设计方面,国家教育部门应该规定学校设定宪法课程并且配备相对应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宪法知识的讲授。要求学校不仅仅限制于课堂上的宪法知识讲授,也应该带领学生进行模拟化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宪法的兴趣。
        在国家对教师团队培养方面,国家教育部门也应规定学校要组织教师团队进行宪法知识的交流学习,要求教师要熟练的掌握一些宪法的基本知识,并且可以把教师对宪法的熟知程度纳入对教师的考核要求中,以此来推动教师对宪法学习的重视。在日后国家经济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利用我国应试教育的优势,把宪法知识纳入义务教育中,通过宪法知识纳入应试教育以此来推动学校对宪法教育以及学生学习宪法的重视程度。
        学校也应该积极相应国家政策与国家规定,带动学生学习宪法知识,不仅要求学生仅仅局限于宪法知识层面的学习,还要让学生把宪法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把学习宪法知识由必须完成的任务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学校也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大力培养关于宪法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可以定时组织老师进行宪法知识的培训,让老师起到带头作用。在宪法知识的课程学习中,教师不仅要把宪法知识局限于书本的传授,更应该运用身边日常生活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宪法就在身边,让宪法教育深化于日常生活。学校也要形成一种学习宪法的氛围,例如在日常的班级布置,板报设计都可以涉及一些关于宪法知识的内容。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宪法。一日之计在于晨,学校也可以设置宪法早读,利用早上的时间,引导学生朗读宪法中的每个小知识点,养成学生学习宪法知识的良好习惯。


        二、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来提高学生对宪法知识的学习
        2018年5月14日,全国普法办在北京召开了一次“运用新媒体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会议中有多家知名媒体参与此次座谈会,各大媒体积极发言并且就如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助力宪法学习普及和法治教育的宣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许多建设性意见。
        在当代生活,新媒体成了“热词”,现在大众普遍每天都会,刷微博,玩贴吧,玩微信,看抖音,看快手等等。每时每刻大众群体都在接受着新媒体的传输信息,视频,漫画,小说。而大众似乎也更容易接受新媒体传输信息的方式,而青年学生更是喜爱新媒体的主要群体,而国家正好抓住这一趋势,召开座谈会,下达一些规定,利用近年来新媒体的崛起而带来优势以此来促进青年学生学习宪法知识的浓厚兴趣。国家的有关方面积极引导新媒体来宣传宪法知识,但是还存在不够全面,落实不够到位等一些问题。因此国家宣传部可以制定一些规定,例如,规定在app中,要设计一部分的宪法知识推送到青年学生。在法制栏目中,不仅可以仅仅停留在宪法知识的讲读放映,也可以将宪法知识结合身边案例拍成一些情景剧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宪法热情。还可以将身边发生有关案件进行播报并以宪法的角度来解读。现如今,青年学生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越来越强,利用这一优势可以在新闻播报中插入宪法知识,也可以设置一个宪法小专栏。
        现在最火热的网络是可以足够利用的一大平台,而这些新媒体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把宪法知识多样化宣传,形式新颖,把一个个文字通过视频,音乐等方式生动有趣地体现出来,例如,广告宣传宪法微视频,3d宪法立体画,和一些关于宪法知识动画视频,不断创新手段样态,推进宪法内容与新媒体融合,增强宪法学习宣传效果吸引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再放松学习压力的同时可以刷到宪法的一个小知识,以此推动学生对宪法知识的逐步积累。在新媒体时代,宪法教育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升青年学生对宪法教育的重视与兴趣,做到润物细无声与宣传相结合,与此同时也提升了宪法教育本身的影响力,吸引力。
        三、营造家庭学习宪法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一生都深受影响,所以学习宪法知识可以从营造家庭学习宪法的氛围入手。虽然父母受制于知识层面的限制,但是要让父母随时随地体现出对宪法的尊重,即使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但是也愿意,通过日常的不断学习与积累,例如,在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看央视的法制频道,经常陪孩子一起看一看宪法的动漫形式的宣传片、一起读一读宪法的书籍、在一起聊一聊宪法,要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父母虽然没有宪法的专业知识但至少是重视宪法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自然会耳濡目染,从而也就慢慢的的形成了一种学习宪法的家庭氛围,家长为孩子树立起学习宪法的榜样,起到带头作用,从而也就让孩子从家中的影响中在心里建立起尊重宪法、学习宪法的意识。
        一些父母的维权意识弱,宪法意识更是比较少,所以父母要强化宪法意识,强化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改变父母对权力维护无所谓的态度,要让父母时刻强化自己是国家主人翁的意识,要懂得运用法力的武器保护自己,并且积极的履行自己相应的义务,例如,积极参加建言献策的活动,选举等活动。孩子的眼睛和心灵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因此也就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产生了影响,从而推动了培养青年学生学习宪法知识,重视宪法的意识。
        四、学生要有自主学习宪法的意识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学生,国家发展的重任不言而喻,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未来也属于青年学生。而宪法作为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青年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宪法知识,熟悉掌握宪法的知识理论,要在心里有自主学习宪法的意识。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关于宪法有关的理论知识并且全面提升宪法知识的理论水平,并且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端正的态度,提高自己对宪法的认识,学习宪法的能力,还要培养自己的三观,要让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正确,并且在日后的不断学习与成长逐渐深化,要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养成看新闻,看法制频道等好习惯,加强对宪法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其次,也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变通的运用宪法懂得适当的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心和责任意识,要学会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要懂得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承担后果要在心中树立不违法、遵纪守法的意识。把学习宪法当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最后,一定要始终在心里树立对宪法的敬意,时刻谨记宪法对一个国家来说的重要性
        李慎之先生说:“如果一个人真的还有下辈子的话,那么,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在下一辈子当一 辈子的中学公民教员,传授宪法知识。因为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和宪法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的最大差距。”宪法教育不单单是一个任务,是一个学科,它更是作为一名合法公民的象征,是我们国家法制化道路上的标志,更是成就为合法公民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 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国家对宪法教育的重视,也为宪法教育指明了道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学习宪法是一项终身的责任,不能一蹴而就,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法治思想。为国家法制化道路出自己的一份力宪法教育不能一蹴而就,是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培养青年学生的宪法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不仅要追求速度,更要追求质量。发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推动青年学生学习宪法知识,做一个具有强烈宪法意识的青年学生,为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海军.《道德与法治》宪法教育的实施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20,(10).
[2]陈宝生.提升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质量[J].中国人大,2020,(23).
[3]杨爱梅.新时代青少年宪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06).
[4]金志玉.大学生宪法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4).
作者简介:
李娜(2001-),女,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广西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项目(桂教科研〔2018〕12 号)资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