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整合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2期   作者:沈冠娟, 赵子浩
[导读]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愈发便捷,青少年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这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利有弊,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愈发重视。
        沈冠娟, 赵子浩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长治046011
        摘要: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愈发便捷,青少年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这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利有弊,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愈发重视。在这种局面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键。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小有成就,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整合不够完善,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学校进一步的调整、探索。学校应全面考虑家庭、学校、心理、实际行为等各个因素,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加完整成熟,进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
        引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投入许多精力对其理论和实践的整合进行探索。众所周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得以健康成长的基石,对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意义重大[1]。目前我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治疗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已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并辅以药物及心理治疗,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疾病,但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预防方面不尽人意。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的良好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我国学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重视不足,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的效果大都治标不治本,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整合力度不够。本文结合当今社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整合进行探索,针对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1 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当代青少年是最熟悉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群体,但因为其身心发展尚未完善,因此互联网中传播的消极、阴暗、极端的心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同时,多媒体软件中存在许多悲观消极的“毒鸡汤”,向学生传播消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扭曲的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极为不利。
        其次,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步入校园后需要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及陌生的人群,环境的转变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而部分学校的教育只注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对学生适应环境及社交能力的培养不足,导致许多沉默寡言有社交恐惧的学生很难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同时还需要极力压抑内心的不适,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接触到社会中拜金、不劳而获、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在个人品格发展尚未成熟的学生阶段,极易受到此类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扰乱了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生活状态。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整合探索
2.1加大实践力度
        以身作则是教育事业的关键,学校应引进心理健康、积极乐观的教师为学生们授课,其次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应多多组织可以加强学生、师生之间沟通的团体活动,频繁的沟通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一致的优秀品质,进而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另外,学校可以组织班主任与心理健康教师多做沟通,这不仅可以让班主任学到许多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进而更好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可以让心理健康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随着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愈发重视,国家颁发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诸多法制法规来保护青少年的茁壮成长。基于此,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措施,不断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并结合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和完善,进而培养学生乐观、积极、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一个积极合理的人生目标的树立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开朗的个人品格,进而促使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2.3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人心理咨询渠道
        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千变万化、难以捉摸的,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达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其次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以供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以保证学生在情感、生活中遇到困难可以及时与学校沟通,进而帮助其解除困惑、排解负面情绪,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定期的去心理咨询处进行心理测试,以便校方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学生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3]。例如:在心理测试结果中,自卑沉默的学生,学校可以多多鼓励该类学生,并提醒老师及其身边同学,多与之沟通,培养其自信开朗的个人品格;对于自律能力差、目标不明确的学生,学校可以加强该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帮助该类学生树立积极良好的学习目标,使其意志力获得增强,为自己明确的目标奋斗。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过程中扮演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学校应积极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自信、开朗、积极乐观的个人品格,让青少年在校期间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3 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校方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尽可能的关注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发展是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以及身心健康,进而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唐静. 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整合-评《心理健康教育》[J]. 高教探索,2020,26(5):I0002-I0002.
        [2] 董波,石宇菲,韦洪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现状与思考[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5):90-95.
        [3] 陈欢丽.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心理健康课堂的应用[J]. 现代信息科技,2018,2(6):127-129.

作者简介:
沈冠娟,女(1967.12-),汉族,河北永清人,硕士,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赵子浩,男(1992.3-),汉族,山西长治人,本科,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