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探究在四导四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9期   作者:张帆
[导读] 四导四学教学模式是近年来课堂中有效改革的教学模式之一,旨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自己的方式方法,这样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张帆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实验学校 516211
        摘要:四导四学教学模式是近年来课堂中有效改革的教学模式之一,旨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自己的方式方法,这样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也是一个对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非常有效的方式,因此在四导四学教学模式中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们组成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更需要老师们更加细致的去完善每个环节。
        关键词:四导四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引言:四导四学教学模式包括四个步骤,导预疑学,导问研学,导法慧学以及导评促学,四个步骤贯穿整个课堂以及课前的预习环节。相较于传统的讲授式课堂而言,四导四学教学模式会出现更多的老师与学生沟通的环节,老师需要去得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想法,以及学习的效果。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去和每一名同学沟通也是不现实的吗,所以需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先在小组内自行讨论,小问题同学之间解决,难题老师统一给每个小组解答。
        一、小组成员优势互补
        作为贯穿整个教学流程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是否能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选定小组成员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一点。为了达成最好的学习效果,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负责到小组的学习流程中去,老师需要在选定小组成员上下功夫。
        例如老师可以根据同学们在二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的“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课堂上的表现,选出班级中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也可以根据班干部的选定,选出组织能力较好的同学,也可以在平时留的开放性课后作业中,选出思维较为活跃、点子比较多的同学。这样,将优势不同的同学分到一个小组里边,才能够发挥每名同学的优势。在四导四学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会从课前预习一直到课堂上的最后测验。而老师与小组成员间的沟通大多是靠每个小组负责汇报的同学,所以难免会导致有一些同学的意见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被采用,这个时候老师询问小组其他成员是否需要补充,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也可主动去提问在小组讨论中发言较少的同学,这样尽量做到让每名同学都有与老师沟通的课堂经历,才能够达到四导四学教学模式的目的。
        二、让学生多提问题
        在导预疑学和导问研学两阶段,是四导四学课堂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提出自己问题的阶段。问题的提出代表着学生对于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定的理解,这也是四导四学教学模式的优势之一。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产生疑问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同时,利用小组之间讨论,也能够解答一部分同学的疑问,能够提炼出比较集中的问题在课堂上供给老师与同学们交流解答。
        例如在二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的“古诗二首”一课中,老师在课前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该课的其中一首诗“登鹳雀楼”中,作者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了这首诗,写这首诗的时候,作者怀着什么样的感情,又或者这种诗中有哪一个句子给自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等等。老师只是给出一些问题的标准,并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与其相关的不同的问题。并且这种课标规定需要背诵的诗歌让学生们预习,自己去理解诗歌中的意境,之后学生自己去背诵也会水到渠成。同时,老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做出任务,让每个小组都总结自己的问题以及预习诗歌之后的心得体会,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其他小组进行沟通解惑。
在四导四学的这前两个阶段主要是围绕着问题而展开,老师针对每个小组每个同学的问题进行沟通解答,并不断地展开到课程目标的核心问题。
        三、课堂总结点评
        课堂上老师解决同学们预习阶段所提出的问题之后,将课堂引入到核心知识点的学习,并且主要以师生交流的方式学习核心知识。随后进入到课堂的结尾部分,也就是导法慧学以及导评促学部分。四导四学的教学模式进入到这两个阶段主要是老师需要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到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及对学生课后的复习和作业情况进行指导。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上,老师要强调学生一定要个人独立完成作业之后,再和小组成员交流作业。
        比如在识字课“神州谣”中,老师可以对本堂课同学们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核心知识进行总结,这首诗歌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作为华夏儿女,同学们都应该感到自豪等等感受。又例如二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的“语文园地”一课中,就有很多的生字去认识,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小,在课堂上老师很难让学生全部认识下来。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留下阅读认识生字的作业,给出完成作业的建议,比如学生先自己阅读文章,自考生字之后,小组同学之间可以组织生字的小测验,同学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对于学习难度较大的生字也有帮助。
        结束语: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在四导四学的教学模式上可以有很多的应用之处,老师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小组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小组的成员的考量,优势互补才能够发挥到每名学生的长处。并且还需注意的是老师需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真实的沟通方式,只有真实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并且老师对于学习方法和核心知识点的总结也非常重要,鼓励学生们自我学习,自己提出问题才是四导四学教学模式真正的核心所在。
参考文献:
[1]林丹红.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1(05):25-26.
[2]王英.“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8):83.
[3]陈霞.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