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茹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三堆小学 628000
摘要:在目前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实施的大环境下,班级管理的好和坏是维系和衡量学校各项工作好与坏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并把这种认识作为自己搞好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艺术水平。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掌握宽与严的艺术,达到宽严相济,宽严有度。班主任宽厚的品格、民主的作风及班级宽松、和谐、自主、愉快的氛围,可使班级产生无形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释放能量、施展才华的和谐舒畅的成才环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创造性的状态。但是,只一味强调宽,也可能走向反面、极端。小学生是一个处于成长过程中的群体,优缺点异常鲜明,情绪、情感、意志、自控自律能力都不成熟,身心处于发展中,一旦缺乏纪律约束,个性散漫者就会缺乏方向性。因此,班主任在宽厚、宽容的同时,必须以严格、严明、严谨的工作作风创造出制度统一规范、目标一致的育人体系。严格、严谨、严明,不仅是班主任工作水平较高的标志,也是班主任坚持原则性、科学性工作作风的表现。班主任必须结合实际,完善班级规章制度,约束学生不良行为,最终形成学生自律自控自强自立能力。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首先是师生关系,班主任必须以“师”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作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但师道过于“尊严”,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不敢接近,不敢向班主任倾诉“心里话”,也会影响班主任工作的效果。所以,班主任就要做到亦师亦友。教师要以民主的`态度、兄长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建和谐自主氛围,促进学生成长。为师为友,都有道理,班主任应是学生良师益友,但师友之“度”,必须把握分寸。教师应让学生对自己尊重,拘束但又不嫉怨仇恨、亲近而不亵渎儿戏。个别刚参加教育工作的青年教师,不尊重学生,班级气氛一盘散沙,这是师生之间来保持适度距离所造成的。师友适度,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一环。“师”之过分,师道过于尊严,会束缚学生思维,影响学生创造性精神的培养。但“友”之过分。师生之间无距离感,最终会丧失教师在学生心目之的权威,导致班级管理混乱,学生也难以养成严谨、科学的精神和勤奋学习、良好生活的习惯。师友之“度”,不可不慎。
懂得教育的人都会说:“要多表扬少批评,尽量不处罚。”但何为多?何为少?这不能用精确的数字表示,也不能用仪表去测量。
这褒评多少轻重之度,只能靠班主任根据时间、地点、学生处境、学生心理状态、思想演变及教育历史等等灵活、机动地、艺术地掌握。对于自卑感过重者,哪怕其有一点微弱的不易被人觉察的闪光点。也应肯定、赞扬,鼓起其前进的风帆。对于虽有一定成绩、长处,但自负自傲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学生,不妨留意找出其确实存在的弱点,适度刺激给以疗治。当然,这要适时,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对于受表扬害羞、挨批评则嫉恨的心胸狭窄心理脆弱者,更要巧用心思、褒评兼施,千方百计开启心智,改变其性格,使之振奋向前、豁达开朗起来。这转化之功,实需机智、灵活艺术地掌握褒评频率、轻重之度、施用最佳时机之度。掌握此“度”艺术,是一位成熟的班主任必备的素质。还有,对个别“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有严重行为缺陷的学生,更应认真观察,真正掌握其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规律,关心爱护,取得认同,然后适度褒评启导,就有可能“点石成金”,培养成才。在这点石成金过程中,褒评之度的掌握,往往是成功的关键。褒评过多过滥,易引起学生反感,产生负作用:但无褒评,则会导致思想行为失去规范,误人子弟。恰当掌握表扬、批评之度,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班主任在一个班级的学生心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全班学生。由此可见班主任也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修养,不但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树立起高大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才有威信和可信度。在班级管理中,首先班主任对学生要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尤其不能歧视后进生和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其次,班主任应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此外,为了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班主任还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从而提高班级管理艺术水平。
用爱心唤真情:班主任身为一班之主,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视学生为子女。在班集体活动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情感,达到与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爱心能感动学生。比如赞许地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严肃的手势等都可以表达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使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和关怀感。还有,找学生谈心,与家长联系,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等也是心灵交流的重要方式。班主任的情感投入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对学生有所偏爱,切记任何偏爱都会失去教育的力量。许多教育事例反复证明,班主任只有把爱心奉献给全体学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无私奉献,才能赢得学生的钦羡与敬仰,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务工作者。
智力的培养固然很重要,但健全人格的培养不可忽视。班主任注重对学生人格教育的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提高,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班主任应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铸把长剑给太阳,让学生“抬起头做人”,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小学生,为明天的奉献做准备!
小学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积极性、心理健康、以及在道德等人格培训方面进行全方位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小学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也在不停的变化中,班主任教学艺术性会使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显得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