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下)   作者:俞雄蓉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重点教学内容

        俞雄蓉
        浙江省大徐镇中心小学,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重点教学内容,这不仅会在“小升初”考试中有所体现,更是现代小学生应当具备的阅读素养。做好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能够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培养,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学习行为习惯,提升阅读思维能力和有效阅读质量,使小学生养成自主阅读意识,让学生做到“学会阅读”。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整本书阅读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以期对相关人士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指导策略
        引言:整本书阅读是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尤其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更有着关键应用价值。整本书阅读是目前比较新颖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受到小学一线语文教师的广泛重视,不仅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更是深化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目标的核心所在。虽然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教学体系,但由于推广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性,很多小学语文课堂的整本书阅读开展效果并不理想,为此,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将如何全面落实整本书阅读教学作为重要研究内容。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重要价值
        首先,有助于正确阅读行为习惯养成。小学是正确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很多小学生虽然能够完整读完一篇文章,但却存在阅读行为习惯不正确、阅读深度偏浅等问题。比如,部分小学生缺少主动阅读意识和能力,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安排,学生很难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和阅读思维模式,无法自主探究新的阅读学习方式方法。积极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在长期阅读学习中建立正确的阅读行为习惯,养成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建立起积极向上参与整本书阅读的良好学习态度,并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这会对小学生未来语文学科深度学习带来显著影响。
        其次,有助于提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都存在教学效率偏低、教学能效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与教学能效,都是困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难题。积极落实应用整本书阅读教学法,可以显著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技巧、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有效阅读量。另外,整本书阅读还可以增强学生分析与联想能力,让学生以课本知识为基础,与课外阅读进行融合,从而实现阅读知识的有效迁移,全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质量[1]。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策略
        (一)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实现学生积极阅读
        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切都以学生为最基本的出发点,这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习到更多语文学科文化知识,实现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教师应当做好教学材料的优化选择工作,以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素质培养、阅读能力提升等教学目标为基础,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当前心智水平、实际发展需求的阅读教学资料,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对小学低段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选择《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对雷锋的先进事迹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养成甘于奉献、舍己为人的良好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雷锋相关的图画阅读书籍,通过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愿意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本知识的延伸性学习;而对于一些高段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可以选择一些以文字为主的阅读书籍,比如,在进行《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我国春节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熟悉各个地区春节文化和风俗习惯,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找一些与我国其他地区“过春节”相关的书籍与报刊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从而实现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的针对性教学。
        (二)构建课堂阅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教师应当明确一点,要想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关键,为此,教师应当做好阅读教学环境建设工作,在课堂内营造良好的整本书阅读学习环境,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中。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构建“读书活动区”,在“读书活动区”内摆放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整本书阅读,使整本书阅读变得更加高效、可靠[2]。
        例如,在进行《草船借箭》阅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使学生更熟悉周瑜、诸葛亮等人物形象,一方面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难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师可以在“读书活动区”放置《三国演义》课外读物,让学生在学习完“草船借箭”一课后,能够立即围绕《三国演义》展开整本书阅读,从而在提升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的同时,使学生对四大名著产生浓厚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整本书阅读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知识积累量。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四大名著的其他书籍也放在“读书活动区”中,同样会起到比较好的整本书教学效果。
        (三)传授阅读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有效阅读
    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并不是唯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阅读学习方式方法,不断优化个人阅读学习技巧,从海量的整本书阅读中积累更多学科知识和写作技巧。例如,在进行《开国大典》阅读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先对学生提出思考性问题:“文章是如何描绘开国大典盛况的?是如何描绘人们激动和喜悦心情的?”学生完成课文阅读教学后,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但这种阅读教学整体深度比较浅,为了提升教学深度,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阅读资料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以《共和国开国大典》为整本书阅读资料,学生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经过哪些艰苦卓绝斗争才成立的?”等阅读问题,学生带着自主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更能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深度教学,有助于在培养学生阅读技巧的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四)积极推进读写结合,开展读写实践活动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绝不是单纯以阅读为教学目的,为了能够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水平,强化学生的阅读想象力和阅读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将学习和积累的阅读知识进行有效转化,教师可以围绕整本书阅读教学,推进读写结合教学,实现阅读和写作的全面融合。例如,教师在进行《鲁滨逊漂流记》一课教学时,便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原文进行整本书阅读,在阅读完毕后,写出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也可以进行续写或者扩写。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整本书阅读效果,让学生能够快速将阅读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读写综合水平[3]。
结语:要想真正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阅读行为习惯,教师必须要做好整本书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高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意识,做好常规阅读教学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融合应用,给学生确定阅读目标,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实践体验活动,让小学生做到“会阅读、能阅读、懂阅读”,这样才能确保小学生具备比较强的阅读能力,并实现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桂红.谈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4):4-5.
[2]陈晓英.整本书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20,9(03):48-49.
[3]郭宏俊.唯有书香最醉人——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8):76+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