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育中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第7期(下)   作者: 曾晓芳
[导读] 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工作能够快速帮助幼儿们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曾晓芳
        四川省简阳市新市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与小学阶段的衔接工作能够快速帮助幼儿们提前适应小学生活,提升幼儿们的行为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为幼儿长久的学习与成长奠定充分的基础。然而在当前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仍旧存在着诸多的不良现状,对幼儿们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大班教育,幼小衔接,幼儿园大班
        幼小衔接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大班的幼儿们在接受教育时,要展开与即将学习的小学知识内容与生活的过渡,因此叫做幼小衔接教育。幼儿们应当不断地对新教育内容进行适应和学习,为之后进入小学提升适应能力。幼儿们在进入小学之前所接受的学习和生活相对轻松和简单一些,那么在上了小学之后,有些幼儿就会产生明显出现睡眠不足、精神不好、饮食情况不好等等问题,眼中影响了幼儿们之后的学习和提升。因此教师在培育幼儿们幼小衔接适应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幼儿们本身的心理状态转变。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教师应当以培育幼儿良好的认知观念为重要目标,引导幼儿们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综合潜力,在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幼儿们的自身喜好,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给幼儿们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自然的衔接在一起。
        一、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幼儿们在最初的教育阶段除了在家里之外,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园,而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更多的以培养幼儿行为意识为主,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更加的轻松自在一些。但是进入小学以后,孩子们开始接受更加系统的教育,学习书本中的语言和知识。因此,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幼儿们就应当更多的接触一些小学需要学习的内容,给幼儿们一个过渡的时期。很多孩子在上了小学之后感觉自身更被管束了,心理方面难免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落差也很容易让幼儿产生不满,从而更难接受小学方面的生活。一般的小学教育中,幼儿们往往不会得到太多的约束,对如何写作业,参与班级活动方面的内容也了解不多,大多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开展有效衔接的工作,就应当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做起。逐渐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幼儿们慢慢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中,幼儿们应当逐渐学会如何辨别对错,遵守纪律,领会规矩和道理的含义。纪律本身并非为禁锢和为难幼儿而存在的,在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开展中,教师应当循序渐进,逐渐的进行调节。在幼儿园大班教育的下半程,教师可以增加相应的课程的安排,增添一些小学的课程,引导幼儿们在学习中逐渐适应小学课堂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教师应当注重通过幼儿们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品质,采取温和的态度和手段,给幼儿更加舒服的学习方式,若非如此,也不过是早早地将原本就有些枯燥的小学生活提前到了幼儿园教育中而已,对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幼儿园及爱与应当以解放天性为准则,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可以在了解了幼儿们的兴趣之后,绝对相应的培养方向,寻找幼儿们学习中的共通之处,让幼儿们通过自身的兴趣和发展,不断的了解和学习相应的教育内容。
        二、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很多教师会选择幼儿们更加容易理解和习惯的语言方式与幼儿们进行交流,但实际上,在上了小学之后,幼儿们本身的语言也应当从幼时有所转变,幼儿语言和成人的语言是着很大的差异,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开展有效衔接工作,教师也应当适当的对幼儿进行语言天赋的挖掘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时期,幼儿们的语言普遍生活化,教师在交流的时候也很容易选择幼儿们喜欢的方式进行语言组织。但在进入小学阶段后,原有的语言思维就并不适用于当前学生们的学习状态了。因此教师应当培育幼儿们足够的语言理解能力,避免幼儿们在上课期间对教师的话语不理解。帮助幼儿们更快的适应全新的生活节奏,把握学习窍门,需要教师在教育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描述语言课堂上的一些儿童作品,引入小学教育中的交流方式和方法,通过简单的语言进行解释,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方式和语言习惯。教师可以通过看图说话、表演、唱歌等方式,培育幼儿们的语言能力,在不断的练习和引导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思维。在幼儿园大班教育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教师同样需要注重培育幼儿们书面语言能力,激发幼儿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幼儿们的兴趣能力发展。
        三、培育幼儿的责任意识
        很多进入小学之后就不再适应当前生活和学习节奏的幼儿们,是很难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更好的成就和进展的。幼儿园教师应当从多角度全方位培育幼儿的综合能力,更多的引导幼儿们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分配一些幼儿们力所能及的劳动工作。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们在活动中养成独立自主的品格和意识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大班就安排一个值日表,让幼儿们开始接触值日劳动,在分组劳动中了解分工合作和团结友好的重要性。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培育幼儿们的责任意识,并且及时的给予肯定和帮助,让幼儿们逐渐形成备时间观念和辨别能力,转变自身的观念和能力。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开展幼小衔接的教育活动,是决定幼儿们能够快速进入到小学阶段的生活,提升自身适应能力的关键。这并非幼儿园一方的责任,还需家庭、社会以及各方各面共同努力,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让幼儿们在温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谢红珍.大班幼小衔接工作的切入点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27+75.
        [2]马娥,马亚玲.基于幼儿当下幸福的幼小衔接问题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1(01):15-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