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期   作者: 黄梅颖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的学习地位非常重要

        黄梅颖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培基小学     362261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的学习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在新课改下我们任课教师要从时代的大趋势下进行丰富地教学,以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进行考量,制定丰富有效地教学策略,能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增强他们的兴趣点,使其在学习中养成丰富的学习习惯,促其发展,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
        
        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他们日常生活常用的技能,因此我们任课教师要一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单调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进行实施,引导他们充分地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能极大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有时会让他们积极地学习,有时则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与发展。因此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我们教师会采用创设丰富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实施,促使他们学习主动性得到发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数学积极性,促其发展,使得他们具备探索新鲜事物的动力,引导他们掌握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学发展。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课时,我们任课教师已经具备认识相应数字的能力,从中老师会拿来两个表,一个是石英表,一个是电子表,并带领他们去认识石英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小时,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让小学生学会看石英表,让他们认识时间的单位小时、分、秒,知道1小时等于60分钟等知识,使得他们可以快速地说出钟面上的时间,促其发展,同时也能逐步地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起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不强,虽然他们会经常接触一些数学知识,还不太会用,因此我们任课教师的教学可以把数学与生活形结合去教学,能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很好地理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其发展,从中增强学生发展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去观察生活,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这一课时,由于相应的图形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因此我们任课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去细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使得他们初步地认识常见的图形,如正方形等,它们的前后的知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具备二维的空间观念,从中也要让小学生有序地观察物体,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能有效地培养数学的思维力,促其发展,使其体会到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利于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为以后仔细观察几何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丰富课堂的学习内容
在现在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我们老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小学生跳出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激活他们的数学学习思维,因此我们任课教师要借助丰富的多媒体技术进行丰富地教学,以此可以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他们意识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促其发展,使得他们爱上数学的学科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单单地让小学生理解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课时,我们任课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很多生活中的图片,让他们从中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此来引发小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深入到相应的数学知识中去,使其兴趣更加地浓厚,思维也会为之活跃的,由此在本班老师的带领下去介绍丰富的长方形特征,使得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促其发展,体会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片的价值,极大地丰富数学的学习课堂,能强化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就要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任课教师要利用实际的教学方案得到实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使得他们可以得以学习,同时老师也要不断地尝试教学新方法,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激活他们的学习欲望,才能向学生呈现出一堂有价值的数学课,并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去学习,达到启迪学生智慧的作用,引导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积极自主地去学习,使其有远见地追寻学习数学的意义,把小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凯.基于发展师范生教材分析素养的课程知识构建——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课程为例[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3(04):71-75.
[2]冯兵.彰显数学育人价值共筑课堂崭新形态——第五届“新课堂·新教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数学专场)综述[J].新教师,2017(12):7-8+82.
[3]宋运明,张学杰.小学课堂中数学任务特征研究——基于G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1):104-109.
[4]俞丹霞.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