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0期   作者:彭佩良
[导读]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彭佩良
        长沙市岳麓区潭州实验小学  湖南省长沙市  410208
        摘要: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要探索出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代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教师要对该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转化,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地位;措施
引言
        语文学科综合性极强,对其他学科起到奠基石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重视。因为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不仅关乎到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对其他科的成绩有所影响,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师在提高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水平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将语文学习充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
一、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的主体作用
        (一)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现如今,教师们普遍对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重新建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状态转变,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相关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很多教师已经受到新课改理念的影响,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新的认识,但部分教师由于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认识不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此模式,因此会导致课堂进度迟缓,此时会有教师认为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学效率关系不大,因此仍选择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占据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模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讲堂,学生主体地位正在逐渐提高,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将教学时间留出一部分由学生支配,让学生行使主体的权利。运用新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学生能够全方位学习知识内容,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从而对教学进度起到推动的作用。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措施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凸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不能再运用传统教学的思想来进行现代小学语文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强调自己的权威性,要学会将课堂还给学生,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原则来指导整个语文课堂的学习。教师要积极地进行语文教材的再度开发,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情景,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完善有关的语文学习体系,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能力。

学生要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并在对语文知识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地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渐渐地克服在语文学习上的不良习惯,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语文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
        语文教师要对于班级内各个同学的特点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相应的语文学习方案。当教师刚接手一个新的班集体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先开展一些语文方面的活动,可以是一个简单的问答游戏,或者是班级的语文竞赛,教师通过这些语文相关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也通过这些游戏活动的开展起到一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综合实力的作用。这样教师也能更好地认识到班级的实际情况,并了解班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所存在的欠缺,帮助教师做好相应的语文教学准备工作。除此之外,在对班级整体水平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外,需要教师再细致地对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特点有着深刻的认识。教师要组织一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等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每一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可以了解到哪些学生是在朗诵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哪些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有一定的能力,更好地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这样教师在开展相应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更好地针对某一类学生,不仅仅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效率,也更好地节约了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教学的内容
        传统的课堂在进行备课之前都是教师进行备课,教师自身备课,可以选择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快速地达到教学的目标,但是也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感受,可能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适应所有的学生,有一些学生对于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不积极性。所以现在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集体备课的重视度,考虑好如何在备课中发挥出学生的作用和价值,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如何运用课程方法来选择更好的内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阶段的特点,小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是比较重的,那么在课堂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展示与本节课相关的教学材料,对该教学材料进行详细的分析,这样也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来。此外,教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人的特点展开分层次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一定的重视,这样才能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潜力。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训练学生的思维
        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仅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也能起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让学生对于文章本质的东西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要学会让学生通过相应的教学真正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情感上的表达。通过文章的学习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在未来遇到某类事情时应该怎么做,这才是实际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升华。此外,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多媒体频繁运用的话,会导致学生对其产生一定依赖性,所以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有合理性的频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学生的教育重视度也越来越高,要对小学语文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改革,真正地凸显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小学生的全方面进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王莉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2]张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华少年,2016(23).
[3]宋美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吉林教育(综合),201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