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核心素养优化物理教学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期   作者:曹凤英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提出关于教育新标准的当下。教育界对以往的教学目标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曹凤英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第一中学2412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提出关于教育新标准的当下。教育界对以往的教学目标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相对以往的“填鸭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的重点目标。从中学物理这一门学科来看,想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上课状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融入核心素养优化物理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入核心素养;优化;物理教学
引言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应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探究意识和科学态度。
1核心素养对物理教学内容的影响
        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白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吸引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对物理的核心知识素养。
2物理核心素养内涵
        本质上,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中所具有的能力以及品格。这种能力以及品格具有持续性以及稳定性,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科学习的效率以及深度,同时也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总的来说,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促进物理学习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以及能力,这种能力与品格与物理学科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契合度。具体来说,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意识,实验探究意识,以及严谨的科学责任与态度。物理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明确运动相关的概念以及物质相关的概念,并能以物理学科的思维以及方法来认识自然,研究自然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意识指的是学生能够通过物理的学习,建立起科学的观念科学的意识,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解释问题;实验探究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假设分析,对现有的物理知识进行验证,并探索新的物理知识。
3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方式的策略
        3.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避免出现两极分化情况
        通过科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物理在内容上和小学自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知识难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门新开的学科,特别是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等内容比较抽象较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教师要吃透新课改的要求,认识到物理的定位是启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公式与学生日常接触的实际现象结合起来,创设科学专业的情景,利用PPT、自制教具等多种合理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其中,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充分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学生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这也有效地阻止了两极分化现象的发生。
        3.2将教学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材上的物理定律公式表面看似乎十分抽象,枯燥乏味,但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去研究钻研就会发现,其实很多物理规律非常具有趣味性。

举个例子,我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为了让能够让学生觉得物理是一门诞生于生活中的一门学科,也为了让学生感知到物理是非常有趣味的,我会利用生活中的充满物理知识的实例为学生进行讲解。能让学生们感受物理这一门学科的魅力。
        3.3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涉及三大要素:教师、学生以及知识内容,教与学同时存在和进行,且是一个动态过程,期间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因此,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分析和权衡三大要素,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情境创设式等教学方法,避免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创新性,鼓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深入到相关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3.4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从知识的内容上来看,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在物理学习中特别强调模型概念,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构建相关的模型,并让学生对物理模型进行推理论证,在此基础上,再根据知识的内容来创设新的物理模型,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思考,同时,这样基于物理模型教学的方式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诉求下,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自身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保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比如在“功”相关概念的讲解时,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这种抽象概念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搬动物体到指定的位置上,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力气比较大的男同学能够发挥自身的力量,将物体较为顺畅的搬到指定的位置,而一些力量比较小的女生则难以对物体进行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让力气比较小的女生也能实现对物体的移动。通过让学生结合一些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发现可以利用滑轮来对物体进行拖拽,让力气比较小的女生也能较为轻松的实现对物体的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可以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行培养。
        3.5注重开展物理实验,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增强物理知识感悟
        物理教学主要以实验为基础,换句话说,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等都是通过多次实验和实践活动来证明的,因此物理学习中的实验不应只停留于对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验,而是要切实地进行具体操作。我们的实验教学不必一定要在课上完成,课后也可进行实验。当然,在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学生的实验可能会存在误差,因此教师要进行科学的引导,不要打击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让学生在物理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和探究方法,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满足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物理老师应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来迎合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作为物理课堂的主人,通过教学手法的改变帮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进行教学知识内容的深度挖掘,以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这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所以老师采用一个正确的教学模式,是帮助学生养成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丹.融入核心素养优化物理教学[J].名师在线,2020(33):64-65.
[2]李琦.探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33):52-53.
[3]钟维炳.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J].求知导刊,2019(32):38-39.
[4]周庆健.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6):58-59.
[5]李钧.优化物理教学过程培育学科核心素养[J].物理教学,2018,40(07):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