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远青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中心小学 514741
摘要:在小学数学这门课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是,事实上,由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全面,导致教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数学融入生活的角度,探讨了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生活;核心素养;教学
引言:
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数学知识的运用不仅仅只体现在课堂上,更多的是突显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看,教师对数学知识的讲解要多层次、多维度地把握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数学这门课程的乐趣,在优化课程教学形式上,要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一、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这一项在小学教学中必然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堂教学。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先决条件,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教师应首先从问题入手,小学生的好奇心重,对生活中各种新奇有趣、未知的事物充满兴趣,学习数学这门课程时也是一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尝试将所教数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创造更加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快地熟悉课堂教学内容,为以后的教学做好准备。例如,在学习“相乘”知识时,老师可以练习学生以前学过的加减知识,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想一下,期中考试刚结束,班上有很多同学的表现特别好,班主任准备出资100元,用来买笔记本、铅笔和橡皮奖励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班主任在商场买了5个笔记本、10只铅笔、10个橡皮,笔记本每个5元,铅笔每个1元,橡皮每个1元,班主任拿到100元,要找零多少给班主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使用加减法,然后进一步思考,除了以前学过的加减法外,能否用现在所学的乘法知识来计算,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1]
二、巧用生活化元素,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妙运用生活元素,使数学能够更好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二者共同促进学生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科学地培养核心素质。
例如,教师在讲解“年、月、日”知识时,首先要运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使学生能够观看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短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新的题目是巧妙设计出来的。随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谈谈他们对“年、月、日”的认识,并讲解有关“年、月、日”的概念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巧妙融入课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主“年、月、日”知识,就以前的日历卡,每组的每个成员的日历卡都不能相容,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不同的小组,并告诉在制作日历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老师应该扮演好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不同组的学生谈论自己的观点。老师根据学生思考与提问制作卡片,设置课堂问并且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思考,加深对“年月日”这一概念的理解,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形成善于运用思维、勤奋工作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做事的能力及分析、总结、归纳能力。[2]
三、转换师生角色,构建高效生活化课堂
数学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视角,科学地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更好地将数学融入日常生活,打造科学高效的生活型课堂。就拿三角形教学来说吧,课堂前老师可以根据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课堂预习作业。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预习作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尝试着交换角色进行课堂内容。
在“三角形内角”的讲解中,教师先巧妙地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是三角形。在数学课堂活跃的时候,让学生开始讨论、交流,教师再随机挑选部分同学回答问题。同时积极引导同学们讨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特点,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巧妙地引出“三角形”这个知识点。教师在讲解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际操作,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是否锐角、直角和钝角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度。探究过程中,小教师借助实际生活材料,科学地设置三角形内角与生活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进行课堂实践。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关于三角形分类、内角和知识点,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探索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简言之,无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根本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为他们将来进入高年级,学好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实践证明,将数学融入生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刘辉.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科普童话,2019(38).
[2]冯萍英.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