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贵州省纳雍县锅圈岩苗族彝族乡土埠小学 553311
摘 要: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积极的去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因为我们都知道学习是学生自己去进行学的,需要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经过实践检验,老师的有效提问,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策略
1 捕捉契机,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最好的提问时间,就是在学生脑子中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是就是得不到解决的方法,想说而又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那种纠结、迫切想求解的郁闷状态。比如说,当学生对于一道复杂的题目似懂非懂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从而根据自己的想法算出来这道题目。
有的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在学生有思路时去提问呢?因为这个时候学生们的思维相对来说比较灵活,但是他们总是想不到解决的方法,老师在这个时候去提问,就可以为学生解答疑惑,而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1.1 当学生的思维有困难时,及时提问
老师根据教学经验而知,学生思维困难发生的地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反复强调的地方。当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困难的时候,老师要采取引导性的提问,减少认知的难度,促进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索求知识,推进学生独立思维的成长。
1.2 当了解学生的思考程度后,进行提问
我们要在讲课过程中掌握、分析、评估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学习水平相协调。一方面,如果老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过于困难了,当学生听到后,就会下意识地躲避,就会害怕被提问,从而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太容易了,学生根本不用思索就能够解答出来,这样的提问是没有意义,是无效的,不能够让学生学习的水平得到提高。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现实情况,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学进度,提出一些有难度,有挑战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比较活跃的程度,促使学生可以最大程度的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进行思考探究。如果是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进行拆分,一步一步地去解决,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推进,让学生思维进一步得到提升。
1.3 当学生思考的程度较浅时,立即提问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的经历少,阅历水平低,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比较浅,而且只满足于对问题的半知半懂。这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将思考向深处拓展。这种方式的问答,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2 加强认识,提高提问的水平
2.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面对学生的提问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进行,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的心理。每一位学生自身的学习素质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中,面对有难度的问题时,可以选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来进行回答;对于一般难度的题,可以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来回答;反之,则可以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是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这样学生也有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事实证明,这样尊重个性,差别地提问,不仅培养了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缓解大部分学生面对提问而产生的紧张、害怕心理。
2.2遵守评价原则,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普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的教师在让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就让学生直接坐下了,然后继续进行教学;有的甚至不让学生坐下,这时学生就会很尴尬,此时的他们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站着会脸红,不知所措,就会慢慢地养成不敢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学生回答该问题答案的对与错,回答的好与坏,只有老师自己知道。所以老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评价。面对回答正确、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好的解题方法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他们肯定与表扬;面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老师这时要注意照顾学生的情绪,委婉地说出他们的错误,然后再慢慢得辅助学生来解答,帮助学生解答出正确的答案。如果解答出来了就对学生进行表扬;如果学生没有解答出来,也要对他们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赞扬,让学生不要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老师的提问产生恐惧心理。
3 要用科技手段来进行辅助教育
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之一是兴趣,因此,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促进师生关系及其互动有重要作用。现在的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辅助课堂教学,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实现课堂的有效。
4 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讲课学习中,老师要积极调动学习者的独立钻研的能力,学会自我回答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和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关于数学课程的问题,更能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参考文献:
[1]金成梁、刘久成.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J].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07:196~202.
[2]陈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探析[J].《教育革新》,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