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班主任在留守儿童管理中的教育方法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3月7期   作者:梁康娇
[导读]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教学更加注重因材施教

        梁康娇
        湛江市坡头区米稔中学524061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教学更加注重因材施教,重点也由单一转向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些年,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被教师和社会关注,急需解决。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进行研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一些对策,以便更好管理留守儿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留守儿童;教育方法
        引言:在留守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初中阶段是关键期,班主任在这时期的管理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能否健康、全面地发展。一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引导,在思想、心理上会存在一些问题。班主任如何正确管理他们,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旨在让留守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一、初中班主任在留守儿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些劳动者为了生计,离乡外出打工,将子女留给老人看管。这些子女被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需要班主任管理。目前班主任在管理留守儿童时,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学习问题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任性调皮,他们在这一时期不愿服从老师的管教,容易养成惰性,会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当成任务:在学校有班主任的管理,学生会学习一些知识;在课后没有班主任的管理和约束,他们则会将功课置之脑后,不去巩固和复习,导致学习新的知识后忘记旧的知识,同时也会不认真学习、抄袭作业,致使考试成绩不理想。
        (二)思想问题
        一些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攀比、盲从、个人崇拜的现象,班主任在管理中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他们的思想容易发生歪曲,会被他人左右,容易误入歧途[1]。另外,还会有一些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认为学习不重要,赚钱最重要,认为财富和金钱高于一切。
        (三)性格问题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适当的引导和督促,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外出打工,不得不背井离乡,这在与学生沟通方面就会存在断层,导致一些学生出现性格内向、自卑,不喜欢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这些都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难题。
        (四)早恋问题
        正处于青春期的部分学生的身体发育较为成熟,但心理发育却还不成熟,缺少自我保护意识;还有部分学生的心智过于成熟,他们受电视和网络的影响,会看一些不利于身心发展健康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对爱情有一定的向往,容易出现早恋、耽误学习的现象。这为班主任的管理带来困难。
        二、初中班主任在留守儿童管理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留守儿童时存在困难一部分原因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对留守儿童缺少关爱,情感沟通存在困难[3]。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爷隔代抚养,这些抚养者并没有太多接受良好的教育,文化素质不高,只是关心他们的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并没有过多关注他们的心理,这使得留守儿童在出现消极情绪时,没有倾诉的途径,无法排解自身的负面情绪。在缺爱的环境中,他们的习惯和性格自然受到影响。班主任要看到这些问题,对他们耐心地管理,让他们向良好的状态转变。
        (二)班主任与留守儿童家庭交流受阻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在家中往往要干家务,当班主任通知开家长会时,一些监护人不能到校了解学生的情况。

还有一些调皮的学生不给监护人传话,出现欺骗监护人、欺骗教师的现象,这使得班主任很难与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在管理中时常出现尴尬。
        (三)留守儿童处于青春期
        处于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的性格和情感正发生变化,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容易冲动、叛逆、敏感、迷茫。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容易出现辍学的心理,这使得班主任在管理时存在很大困难。另外,初中班主任也有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在管理中不能兼顾到每个留守儿童和他们各自出现的问题。
        三、初中班主任在留守儿童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调动学习兴趣
        针对留守儿童存在惰性、不愿学习、作业抄袭的现象,班主任可对他们进行课后作业辅导,引导他们复习和巩固一天所学的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4]。另外,教师也可每周举行一次小测试,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反馈给科任教师,帮助学生补缺知识点的漏洞。在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可组织舞台剧、合唱比赛、接力赛等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知识,完成作业。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欲望,可使用视频、图片、声音等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培养学习动机,让他们朝着学习目标一步步前进。此外,教师也可建立专门的档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详细地信息记录下来,了解到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差异性,当他们学习出现问题时,及时与监护人沟通,如此也能有效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二)让留守儿童的生活充满阳光
        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监护人的关爱,在行为和思想上会存在偏差,班主任在管理时,不能对他们放任不管,而要在情感中弥补他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要从细节出发,用情感、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有着正确的三观[5]。另外,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长时间不与父母沟通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不愿与他人交往,将自己关在内心的小屋里,这要求班主任要给这些学生特殊的关爱,让他们感受班集体和其他同学的关爱,防止教育出现断层的现象。班主任也要多与这些留守儿童谈心,让自己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要举办多样化的集体活动,如感恩活动、学习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班主任也可多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减少因为缺少父母关爱而导致健全人格缺失的现象。
        (三)营造环境,关注心理健康
        对于一些性格内向、有着自卑心理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可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可在班级中设立荣誉榜、进步榜,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时有进步的动力,促进他们积极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拓展自身的世界。班主任也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让留守儿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另外,班主任也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对于一些心理缺失的留守儿童,要为他们构建积极的环境,让他们受到环境的熏陶,自身能够快乐。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从心理因素和性格特点出发,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让他们正确看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与挫折,培养他们拼搏进取、直面挑战的精神。
        (四)开展青春期教育
        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将法纪教育结合在一起,向留守儿童讲解早恋的危害、可能带来的影响,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加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教育因为自幼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从而会给他们的人格和心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作为初主任,要意识目前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全身心地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敏.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新智慧,2020(29):49.
[2]孟娜. 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管理[N]. 语言文字报,2020-08-07(006).
[3]陈燕萍.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J].考试周刊,2020(21):157-158.
[4]欧阳桂英.浅析班主任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管理教育[J].教师,2019(36):15-16.
[5]张振海.班主任在留守儿童管理中的教育方法探讨[J].科普童话,2019(07):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