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能力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王钰兰
[导读] 数学的学习期间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而完成

        王钰兰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龙圩实验中学  543004   
        摘要:数学的学习期间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而完成,而在练习过程中,错误的产生则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正确对待错误习题,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通常情况下,教师多是以集中讲解的方式,亦或是部分教师则直接让学生抄写正确答案,如此机械化的错误教学,对于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毫无意义,学生在后期的解题中错误的重复率仍然可见。因此,教师需加强对于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习题练习、有效学习数学的成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纠错能力
        引言:
        数学的解题是呈现学习成果的过程,通过步骤、思路、计算等过程,将课堂中所学的概念、公式等理论知识有效呈现。而在具体解题之时,学生则会由于各种因素产生错误解题的现象,如若教师放任不管,则会造成学生的错误持续形成,未能有效解决,导致学习成效不高,解题能力较低。
        一、培养纠错意识
        培养纠错的首要条件则是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纠错意识,针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能够主动积极的进行修改纠正,这一意识的培养并未学生自发而有的,需要教师在后天给予引导,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纠错意识及习惯。此间,教师需避免口头形式的强调,对于学生的影响效果不大,且易于形成抵触心理,教师影视具体的教学行动进行意识的培养,以促使学生能够有效了解纠错的价值意义,从而形成正确的纠错观念,促进良好纠错习惯的形成。在就要求教师以科学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发主动的进行纠错[1]。比如,在课堂测试之后,教师则可限定时间要求学生在要求时间内改正错误题目,进而再次回收试卷计算分数。通过两次分数的对比,让学生体会纠错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意识有效形成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这一习惯,比如,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可给予学生反思的时间,引导其自主、及时的纠错。再或者,教师可开展纠错竞赛活动,以增添纠错的趣味性,借此提高学生的纠错意识与习惯。
        二、创设错误情境
        为促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纠错能力,教师可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以使其在错误情境中体验挫折,促进其主动探析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错误纠正亦是学生再度学习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因而错误情境的构建不仅能够给予学生解题平台,亦能够提供其纠错练习机会,促使其在纠错过程中,逐渐形成严谨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纠错意识的有效形成[2]。

例如,在七年级“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为促使学生有效掌握这一部分知识,理解“不等号方向”的变化规律,则可通过案例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解题,比如,“x-1<0;1-x<0;-1-x<0”等,在此期间,学生则会形成思维困难,导致解题时出现错误。如此一来,学生的错误体验则有效实现,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印象,亦能够促使其形成纠错的意识,在纠错中探求相应的知识内容。
        三、及时纠正指导
        除技术性错误因素之外,错误的形成一般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存在欠缺。因而教师需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与帮助,以辅助学生有效纠错,培养其纠错观念的良好形成。在此期间,教师要正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充分体现指导者角色,以通过准确的判断,给予学生针对性的纠错指导。如此,学生则能够在此过程中,逐渐理清数学思路,从而准确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以避免形成更多不必要的错误。例如,在“分值等于零”中,学生在习题练习中则会由于未充分考虑“分式中分母不等于零”这一条件,导致出现错误。基于此,教师则可针对于这一现象及时进行引导提问,促使学生发现解题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通过教师的指导提示,促使学生自我反思并探寻解题中存在的漏洞,并通过详尽的讲解,能够有效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四、加强归纳总结
        总结归纳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亦是有效方法之一,同样地,对于错误的总结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促使其解题技能有效提高。因而教师亦需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总结,引导其建立自己的错题库、纠错本等,将常错题目收录整理,以便于自我反省,形成对于对于自身所学知识成效的准确认知,从而有目标、有方向的进行复习、纠错,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从中逐渐了解错误形成的因素,从而更加有效深入的学习数学。例如,在“因式分解”中,多数学生在此期间形成的错误,多是由于因式分解不彻底、提公因式漏项...等情况,而当学生将其收录至错题本中,通过将错因备注、思路提示等方式,从而促使其逐渐清晰自己错误的原因,掌握错误存在的地方等,使得学生能够在后期练习同类型题目时,则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五、结束语
        教师要注重学生解题纠错的培养,是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应用的关键所在,在此期间,针对于学生的错误现象应给予充分的耐心,并采用科学恰当的方式给予引导,以促使学生得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纠错的意识,并掌握基本的纠错方法与技能,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效率。
        参考文献
[1] 黎北森.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05):1-1.
[2] 包亚松. 如何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纠错能力[J]. 学子:教材教法研究, 2017, 000(003):P.4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