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供电所在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董昭

发表时间:2021/7/6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董昭 吴问国 徐尧
[导读] 摘要:供电所在管理线损时,由于人为疏忽或者违规作业,极易产生电能损耗,另外,由于抄表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常常出现漏抄、错抄现象,或者电力能源的计量装置出现误差,都可能引起线损现象。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枞阳县供电公司  安徽枞阳  246700
        摘要:供电所在管理线损时,由于人为疏忽或者违规作业,极易产生电能损耗,另外,由于抄表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常常出现漏抄、错抄现象,或者电力能源的计量装置出现误差,都可能引起线损现象。因此,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供电所应当从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出发,通过制度完善、培训教育、宣传渗透等方法,使管理人员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以降低线损率,促进供电所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供电所;线损管理;现状;解决措施
        引言
        “多供少损”是各级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关系着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要正视乡镇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的现状,政策性电网建设投资不足和供电企业对配网改善性投资电网建设能力有限,乡村的配电网相对薄弱。基层供电所管理团队要瞄准靶心,用管理精准化弥补电网薄弱之处,形成技术管理机制并重、基础过程考核为要的线损综合管理思路。
        1供电所管理线损的现状
        对于线损问题的出现最多的原因,存在于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的管理和技术上没有做到严谨,使电能在传输的过程中损耗电能电压,由此才出现线损问题的发生。对于供电而言,它是作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正常生活的电力设备。供电所提供的是能源传送维修的工作,而供电工作能否正常的运行,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的质量。但是由于维修不到位和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在电力运输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的问题,造成无法提供供电,造成短暂性停电的现象出现,影响着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在这些问题中最关键性的问题就是电损的问题,我们只有更好地防治电损问题的发生,才能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
        2新常态下供电所在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计量工作流于形式
        电力能源计量管理是供电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对电力能源消耗量的准确计量,能够及时查找出计量装置的运行故障,并及时采取排障措施,确保计量数据精准有效。但是,由于计量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以及个人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导致计量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尤其对出现故障的计量装置来说,如果不及时予以维修或者更换,就会造成大量电力能源的流失,进而对供电所造成巨大损失。
        2.2分层管理
        在供电管理过程中,对工作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加强监督力度,减少电损问题的出现。因为国家供电的范围较广,如果单单依靠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是无法做到更好的完善,所以这时我们就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做好宣传工作,使人民群众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惠民工程建设当中。对于这类问题企业可以建立相关的网站使人们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言论,指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电力问题,这样可以把问题列入企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中,更加准确高效地解决问题。
        2.3维修频次低,线路寿命短
        由于低压配电线路始终处于持续运转状态,当终端用户用电量增大时,配电线路的用电负荷也将急剧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用电负荷极易超出用电设备的承载极值,而出现运行故障。同时,低压配电线路如果在规定的维修时间段内未进行检测与维修,配电线路在外界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极易出现老化现象,造成线路漏电、放电,这时,电力能源的消耗量就会增大,甚至缩减用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国内部分地区配电与变电线路所使用的三相电往往存在荷载失衡现象,如果荷载量过大,就会烧毁电力设备,而电力能源损耗值也会增大。如果不及时采取维修措施,供电所的经济效益将受到严重影响。


        3供电所管理线损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3.1要建立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基层供电所要结合供电所星级建设指标考核评价标准与本单位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台区线损管理评价与考核、反窃电管理、高损台区常态稽查与改造项目安排、三相负荷平衡、无功补偿等一系列制度,实现执行有标准、操作有流程、评价有依据的制度闭环体系。
        3.2五步法管理异动
        当存量的线损异常得到处置和管控后,管住增量就成为供电所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时,我们可以用五步法来管住异动,确保线损异常的不发生、少发生。发生线路、变压器异动时,一是参与计量装置的验收并在营销系统内维护计量装置档案及流程,二是投运3日内调整相关的户变或线变档案关系,三是建立更新计量装置设备资产档案,四是在计量系统中进行异动设备参数维护和采集调试,五是连续跟踪监控3日日线损率情况。异动五步管理机制的落地能有效提升异动设备的基础信息管理水平,基础资料收集完整,系统更新及时,计量监控履责到位,避免因异动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也为降低馈线、台区线损异常做好了前序工作。
        3.3计划阶段
        台区异常率高影响供电所“同期线损”指标,导致电量流失,造成经济损失。供电所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对辖区内所有公变台区进行异常排查。同期线损台区异常率目标值7%,挑战异常率3%。以一个供电所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异常处置。明确异常率7%处置完成时间节点,收集异常原因及处置措施,异常案例全局共享。同期线损异常台区包括高损台区和负损台区。影响的因素主要为计量故障,TTU故障问题、互感器故障倍率问题、用户表计问题、集中器采集问题等。确定影响台区异常的主要因素后对其进行详细分析,让影响台区异常的原因全部暴露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台区异常改善措施,以便于“对症下药”。制定“一清二处”的同期线损管理改善方案及处置措施。“一清”是指问题根源一定清楚,包括员工业务技能水平一定清楚、系统档案、现场底数一定清楚、设备台账和状态一定清楚、责任分工一定清楚、工作任务节点一定清楚。“两个处置”一是档案异常处置,包括计量系统、营销系统、现场进行比对,确定数据一致性;站、线、变、户要一致;计量系统线损计算公式要正确。二是现场异常处置,包括计量故障要处置、用电检查、户表故障要处置、设备状态管控要处置。
        3.4严考核,汇聚线损管理力量
        基层供电所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际、强化激励、严格约束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全面协调性。在线损管理上,制定线损小指标管理办法,根据综合配变台区现状下达考核指标和激励指标,并辅以线损专项激励机制,实行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全能型经营指标绩效考核”模式,将线损管理责任落实到专业、到台区、到责任人,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客户经理的管理责任心和积极性,汇聚全所线损管理的力量,推动线损管理向纵深发展,实现线损管理实现专业联动,抱团发力。
        结语
        通过对线损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供电所的经济效益。因此,近年来,供电所内部的专业型管理人员在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对制度内容进行创新改良,使之适用于线损管理全过程,对不合时宜的制度条款,应当及时予以清除,避免在处理配电线路线损时出现混淆不清的情况,进而影响制度执行效果。另外,供电所应当不断在线损管理工作上面做文章,积极借鉴先进而成熟的线损管理经验,在保障终端用户供电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线损率,提升供电所的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陈晓.台区线损管理瓶颈的突破[J].华北电力技术,2019(11).
        [2]陈炜,王桂平.浅析线损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华北电力技术,2020(7).
        [3]罗那.线损精细化项目总体技术方案的研究[J].华东电力,2019,37(1).
        [4]陈菲菲.配网线损四分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价值工程,2019,30(3).
        [5]刘诗诗.台区线损异常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20,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