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气象局 湖北省咸宁市 437600
摘要:现阶段,地球上的生态变化在逐渐的复杂化,针对此种情况,相关人员通过气象监测对生态上的变化进行监测与处理。但是在气象监测的过程中,对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中有较大的困难,其处理的过程比较复杂,很难进行准确的监测,且监测出的相关数据也不准确。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气象监测的优势进行有效的分析,对监测中的难点进行研究,使得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够更加的准确,在气象监测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关键词: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气象监测;应用;提升
引言
自20世纪起,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已经得到了世界广大人民的重点关注。当前,社会中的专业人士以及科研人员对地球气候的变化逐渐进行认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地球的气候变化规律进行有效的把控。专业人士认为,地球气候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发展等各方面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气候变化科研活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经过科研人员对气候变化多年的研究,专业人员发现,对于气候变化的监测中,其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是气候监测中的重点。在进行气象监测的过程中,不论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气象的监测,都会出现大量的气象数据,并要对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录入。国家气候观测站不仅维护保留所有人工监测,还决定人工监测和自动定时观测的结果,用于时钟差的比较和分析。此外,必须定期监测和准确对数据进行记录,因此,对气象监测的过程中国,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量巨大,其处理的方法以及处理的效率对气象监测非常重要。
1气象监测的优势
在气象监测中,有其一定的优势,与传统的气象监测相比较,气象卫星的存在能够对世界的各个角落进行全面的监测,但相较于传统的气象监测,这种气象监测的方法能够提供不同角落的数据,这种数据不仅全面而且有效,使得专业人员能够通过相关的数据对比,对气象监测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从而对不同区域重要的气候、垂直于地球的大气复合参数以及大气系统反照率等获取气象监测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的全面可靠和准确。当前,通过气象卫星的气象监测数据,可以对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象温度以及分布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风场和云等相关参数进行有效的监测与跟踪。通过气象卫星进行监测的数据,在其他的设备中无法得到实现,经过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可以向大众传递出准确的天气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提供便利,特别是对农业方面的种植提供有效的指导。对研究人员来说,对天气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可靠,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海洋资源的研究以及森林火灾、水污染等方面进行重点监测,从中找寻有价值的数据[1]。
2气象监测的难点
2.1数据信息输入和输出处理量大
地面气象站的监测数据中包括风速、风向、温度、气压和湿度等相关系统,这些相关的数据应该在气象监测系统中进行录入,在将数据录入之后,还要对数据进行导出,譬如分冷度、温度和气压的趋势等。在太空中,气象卫星有不同的轨道,会分为高轨道和低轨道,卫星在不同轨道上记录的气象数据分为几个指标,且监测到的数据都不同,所以,在天气监测的过程中,气象数据的录入与输出的信息量非常的大,因此,就要对气象监测进行严格的把控,使得气象监测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能够有效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2]。
2.2数据输入后,难以自动处理成为知识输出
当前,气象的监测空间相对较为广阔,所涉及的面积较为宽广,在进行气象监测点的选择上,一眼会将其位于高空对地球的相关数据进行检测。通过对地球进行大面积的数据气象监测,使得沙漠、海洋等地域都能够获得相关的气象资料。现阶段,因为气象监测的站点没有进行均匀的分布,因此,对监测到的数据没有一定的准确性。
即使是获得的第一数据,但是专业人员不能使其成为可靠的数据,其监测的数据与现实的气象有一定的偏差,只能作为参考数据进行处理[3]。
3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航天领域的与应用
3.1图像数据处理后,校正误差
在对相关气象监测数据的领域中,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图像的形式向人们进行呈现,图像的形式在计算机领域中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数据。通过对图像的分析与处理,将所要呈现出的数据进行展现。在进行图像的处理方面,将气象卫星所呈现出的图像进行校正,不能经过任何的处理,从而对应不同地形而产生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消除[4]。在后期的处理中,将其进行标准化,并加入地图的投影中,经过有效的校正之后,对其控制点以及平均的高度进行优化与完善,通过气象数据图像将地理位置所带来的误差进行修正,使得数据的建模能够进行实现。在进行数据的对比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误差,针对此种情况,监测人员要对其进行重视,对出现的误差进行分析,对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全面的了解,将异常的数据进行排除。因此,在对数据误差方面要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对图像数据的处理方面进行有效的提升,使得数据处理的效率进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据处理方面的误差,提升气象数据监测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此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归纳和处理,对数据的处理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为气象数据监测提供准确性[5]。
3.2数据处理方式为后续分析方法提供依据
在对气象监测数据进行初级处理,一般适用于进行校正的相关用户。在进行图纸的制作方面,就需要相关的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校正,并通过相关的数据进行研究,使得数据处理方面能够更有效。但是,这种数据校正的方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经验比较丰富的用户,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辅助效果,对数据的校正方面有一定的帮助。数据的处理时最基础的操作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在一定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高级处理[6]。
结语:在人类的历史上,美国在1960年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经过时间的推移,其他的国家也逐渐发射了自己国家的气象卫星,但是都是在不同的运行轨道。通过人工监测或是自动站相关观测的仪器所得到的气象数据,但是在采集的时间以及方式上都大有不同。所以,通过不同的监测方式所得到的气象数据之间也会存在不同,但是,相关数据的处理以及分析在气象监测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的部分要给予数据足够的重视,使得气象监测方面的数据更加的准确。
参考文献:
[1]司瑶冰,韩经纬,李云鹏,吴昊,周恒超.基于网格数据的内蒙古决策气象服务技术研究与实现[J].沙漠与绿洲气象,2020,14(06):127-133.
[2]李玉华,褚希,杨秋彦.“气象+铁塔”合作模式下铁塔搭载数据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传播,2020,12(22):9-11.
[3]任广治,毕献忠.基于公有云的山东省公共气象服务数据产品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陕西气象,2020(06):64-68.
[4]胡争光,薛峰,于连庆.海量气象数据计算处理及可视化在决策气象服务移动平台上的应用[J].气象科技,2020,48(05):615-621+730.
[5]鲁静,熊守权,王明.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在交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2):112-114.
[6]李宗参,张学彬,刘英春,黄世芹.基于Landsat8TIRS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用于气象服务初探[J].科技与创新,2019(15):10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