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输电检修公司 山西 030001
摘要:“精益化管理”是要求企业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以最小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客户和合作者提供新产品和及时服务。“调控运行精益化”则指供电企业在电网调度控制活动中,规范制度、简化流程、创新技术,充分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以最小的人员、设备、时间、资金投入,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客户可靠经济供电夯实基础。东丰县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一直认真解析和贯彻“调控运行精益化”管理要求,并将“检修计划执行率”做为实现精益化的着力点,把多年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好制度和好办法进行梳理,结合绩效考核、配网OMS系统、电网监测技术、微信图片传输等新的管控元素,形成一套“主辅结合、五位一体、全程管控”新的管理模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提升调控运行精益化指标建立配网调控管理新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调控运行;精益化指标;
引言
电力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终端环节,其对于保证用户安全稳定可靠地用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多方面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及时有效地维护,保证配电网能够切实地发挥自身的功能,提升终端用户的用电体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调控运行精益化管理的意义
调控运行精益化是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同业对标管理工作的主要指标,如何提升调控规范化、精益化是每个从事调度专业工作人所必须思考和努力的问题。针对同业对标管理工作要求,调控中心在保证执行好66kV电网调度任务的前提,将工作重心向10kV及以下配网调控运行管理转移,努力提升调控人员对配网调控工作的重视,全面加强配网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检修计划执行率,将全县10kV及以下的配电网调控运行做为精益化管理新阵地。“检修计划执行率”作为“调控运行精益化”对应的对标指标,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作任务,它执行的好与坏必将影响到优质服务、电能质量等管理指标,所以抓好调控运行精益化管理这一个指标就可以带动公司多项工作。实行流程形成闭环管理,确保配电网调度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实现配电网调度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益化管理,提高同业对标水平。
2、电力系统配网调控管理体系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1.1检修维修不全面,配网调控存在弊端
目前电力公司的发展更加依赖电力发展,目前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市场的相关建设和制度不太完善,不健全。电力的稳定性也是影响其运行的主要方面,这与相关设备的连接和应用有很大关系。与电力调度相关的领域与电力的实际运行和相关数据信息反馈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用于发展的机械设备相对落后,更换缓慢,维护不足,对电力公司的工作也很不利。配电网调度工作的相关建设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重视各环节的联系和配合非常重要。电力公司业务的电力系统分配网络控制管理体系结构是对机械设备要求更高的基本和核心任务
2.2系统分散建设,信息共享能力不足
随着智能配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其与物联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电网量测体系内部积累了大量数据,如用户用电数据、调度运行数据、GIS数据、设备检测和监测数据以及故障抢修数据等。由于缺乏完整和准确的全电网数据模型,生产、营销、调度各自维护一部分电网数据,造成模型完整性、数据质量、数据访问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业务系统分散建设,造成部分系统的信息孤岛和功能重叠,基础数据分散,数据质量参差,数据差异,服务应用不规范的难题,多专业下难以信息融合、资源共享及动态扩展。一线人员工作量大,大量时间消耗在重复性填写表格上。缺乏配网生产运行管理统一展示界面和与基层共享信息手段。
配电网规模大,设备多,有多套信息系统,跨系统流程多,流转复杂,一些流转需要人工进行,工作人员需要登陆多个系统查看信息,缺乏信息化手段给基层班组共享信息,造成工作上的困难和不便。
3、提升调控运行精益化指标建立配网调控管理新模式策略
3.1实行自动化配网质量管理
配网运维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在于实现配网系统运行质量上的提升,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为电力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正确使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借助技术力量的帮助,高质量完成配网运维工作。从目前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使用情况来看,该技术具备远程监控功能,对于周围环境恶劣、地质复杂的配电网区域,依靠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帮助,能够获取更多的配网监控信息,以便了解配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配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便得到及时地解决,提高配网系统运行的质量,减少因配网故障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此外,供电企业的领导层应提高重视度,加大对供电设备质量上的管控,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地运行,将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3.2运用先进科学技术,规范操作行为
在电力公司工作不断改善和发展的今天,也要重视科技力量在电力系统流通网建设中的作用。要增加对相关技术的投资,重视技术在人们生活事业中的重要性,确保相关技术的完整性。在电力公司业务的发展过程中,要对相关的技术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修,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用。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挥电力的最大功能和效用,防止资源浪费,有效、充分地利用资源。根据运营需要实时监控数据收集和监控控制系统(SCADA)、火灾报警系统(FAS)、建筑自动化系统(BAS)、事故风扇操作磁盘和其他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设备异常情况,及时调整运行条件,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电力系统分配网络控制管理要结合实际运行中的运行情况,注意系统内部的变化,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3.3配网抢修指挥
通过自动触发生成抢修工单,远程协调抢修人员、抢修车辆、发电车等资源,抢修中对现场作业情况及抢修进度实时监控,事后对抢修过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实现配网抢修全过程管控。第一,故障研判与主动抢修。实现配网抢修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研究故障感知、自动起单、故障自动研判技术,支撑配抢工作的一站式指挥、主动抢修、主动服务,推行抢修网格化管理,优化抢修驻点及资源配置,缩短抢修半径,实现主动抢修、快速复电、精准服务。第二,抢修作业精益化管控。对抢修类作业管控流程及各节点作业要求进行固化,实现现场抢修信息与客户服务、物资调配等跨业务域的信息共享及数据交互,支撑抢修工作的多部门协同作业、垂直一体化运作,对抢修全流程节点进行有效的精细化管理。
结束语
本文开展了配网调控运行精益化管理应用体系研究,提出了配网调控运行精益化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并重点分析了配网调度管理、运维管控、抢修指挥重点应用场景的应用规划,有效支撑了云南电网配网生产运行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电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参考文献:
[1]潘旭扬,谢彬凌,梁骏华,张映华.配网自动化数据管理可视化软件设计与实现[J].电子世界,2019(24):137-138.
[2]叶剑.关于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36):99-100.
[3]罗冬.电力配网调度管理实践及其技术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34.
[4]陈光.基于PDCA循环的配网基建工程质量管理流程分析及优化[J].机电信息,2019(35):174-175.
[5]赵峰.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9(3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