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南县农业农村局
摘要:莒南县地处鲁东南鲁苏交界处。东临日照,西依临沂,南接连云港,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16个镇(街),266个行政村(社区),108万人口,耕地面积113.6万亩。根据机构改革工作职能的转变,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职能有原国土资源部门划转到农业农村部门,为充分了解全县农村宅基地等闲置低效用地情况,近期我就全县农村宅基地等闲置低效用地方面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关键词:调研;宅基地
调研中实地察看了临港经济开发区四个镇及部分村、十字路镇及周边部分村庄、涝坡镇部分村庄,走访了部分群众和镇、村干部,对全县农村农村宅基地等闲置低效用地现状进行了全面了解,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县农村宅基地等闲置低效用地方面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县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及开发建设,涉及招商引资项目占地、旧村改造整体搬迁、农民工进城落户、北城新区规划建设、公益性设施建设等出现了部分农村闲置低效用地,主要表现为四大类:一是打着招商引资旗号圈占用部分土地而事实多年未利用变成荒芜地;二是开发区有部分整体搬迁村旧村复垦后未利用的土地;三是农村一户多宅、空闲房屋、空闲宅基及宅基地超平方部分土地;四是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进城落户的逐年增多,几乎每个村都有一部分家庭整体搬迁到城镇住居情况,也导致闲置宅基地增多;五是有个别农村集体闲置废弃的村办企业、中小学校、卫生室、办公用房等设施占地及未利用的矿坑汪塘占地。
二、导致我县农村宅基地等闲置低效用地的问题成因
一是招商引资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了发展工业项目,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只关注数量,挖到篮子里就是菜,不注重质量,同时受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有的招引项目没有开工建设、有的建成半拉子工程或者建成投产后不久就倒闭等原因,成了包袱企业,导致前期占用的土地闲置荒芜。
二是由于教育改革和开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部分村庄整体搬迁和中小学校撤并等政策性因素导致土地闲置。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为了钢铁、化工及新型材料园区建设等整体搬迁了部分村庄,导致了旧村复垦部分土地闲置没有充分利用;实施教育改革,镇级中学、村级小学撤并,小学生集中到乡镇就学,中学生集中到开发区就学,从而导致部分以前设立在各行政村的村级小学因没有生源而不得不关闭,形成学校用地闲置或低效利用。
三是由于农村闲置宅基地、矿坑及汪塘用地小、散、远的特点,制约了其得到有效利用。由于大部分农村闲置宅基地、空闲房屋及超平方宅基地分布散,每个地块面积较小,而且交通不便,不利用进行成片开发或复垦,其利用的空间和价值非常小,因而影响了有效利用。
四是农村集体因债务等原因对闲置学校,办公场所,卫生室、原村办企业非法转让。
原企业的生产、生活、办公用地没有得到妥善处置;有些乡镇、村办企业早已关门破产,原先的厂房、场地荒废在那里;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在发展村办企业的时候,因经营不善造成账目不清,致使闲置学校,办公场所,原村办企业非法转让、抢占或抵押。使用者不能充分利用,但因复杂的利益关系例如:抵押、债务等纠纷,无法重新利用。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加大对农村闲置宅基地等建设用地进行复垦和改造的力度。通过宣传与政策引导,激发广大农民自愿退出破旧、废弃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经复垦验收后变成可利用土地。通过加大立项力度,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小土地整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内,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符合增减挂钩和复垦整理条件的地块,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现挂钩周转指标,在破解城镇发展用地难题的同时,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有效利用。
二是探索实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积极开展废弃的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建设用地复垦,增加农村土地来源。明晰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分配关系,充分发挥土地所有者,承包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就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好乡村闲置建设用地,真正让闲置土地活起来。在不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政策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可控的原则下,按照严格的程序,在一定范围内适当进行流转,以此来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得到合理利用。
三是加大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要严格执行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土地使用权未确定的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其实际使用人为纳税人;对征管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要认真研究,妥善解决。
四是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执法监管。为防止新的闲置用地出现,采取利用经济杠杆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方式来促进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执法监管。即采取以下措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收回闲置土地使用权,对土地使用权人不给予补偿;集体和个人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的,应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等。通过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和退地机制,多层面地完善闲置土地处置政策,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及时高效地利用。
参考文献
[1]徐忠国,卓跃飞,吴次芳,等.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19,(4):28-39.doi:10.13246/j.cnki.iae.2019.04.004.
[2]梁丹辉.我国农村宅基地闲置的原因探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1, (5):8.
[3]咸立双,程爱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有效利用问题研究——基于对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情况的调研[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 75-77.doi:10.3969/j.issn.1673-5641.2016.01.041.
[4]康菲.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探析[J].商,2012,(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