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23018419890701XXXX 2、身份证号:22042119860112XXXX
摘要:目前,我国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是一种空隙小、渗透性差、硬度不够的常见地质类型,运用合理措施处理软土地基显得尤为关键,便于有效解决道路桥梁工程安全隐患。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软土地基对道路桥梁施工的影响,从中提出几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策略,以期促进道路桥梁施工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就目前大部分道路桥梁工程项目而言,由于软土地基的存在而产生的路面塌陷与不均匀沉降等依然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针对软土地基松软多孔的特点及其对道路桥梁工程产生的危害性,需要有关施工人员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水平,实现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改善。
1软土地基的特征概述
软土地基是以强度低、压缩量高、含有有机物质为特征,大范围分布的土层,主要指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由于其土质结构不稳定,具有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透水性低,除此之外,还包括流变性、触变性和不均匀性。因此,如果前期缺少相应的勘察设计和应对方案,地下水位升高、持续性降雨以及地震等外部因素会致使地基出现质量问题,造成路堤失稳,危及周围环境和建筑。软土土层在我国南方沿海等城市分布广泛,数量庞大,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必须完善细节,统筹规划,加强质量控制,基于根本原因和施工问题,进行计算探讨,从多个方面解决问题,加强关键技术的应用实践。
2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策略
2.1软土地基加筋法
软土地基的特殊性质,如渗透性差、水分含量过高等,有可能造成道路桥梁移位。结合该道路桥梁施工实际情况,有效实施软土地基加筋法,建议运用耐久性强的材料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埋,确保道路桥梁的稳定性,也有助于避免移位现象的发生。在软土地基中铺设砂子,同时借助耐拉性材料加固砂子上层结构,便于充分发挥加筋法的作用,保证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定性。此外,预埋耐拉性材料的使用,促进耐拉性材料与软土层的有效融合,也是避免软土地基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举措。
2.2强化夯实法
在应对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松软土质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时,施工单位还可以通过夯实的物理手段,从宏观角度改变软土地基内部结构的密实度与内部组织的分布情况,从而显著提高软土地基内部结构的密实度与强硬度。在运用强夯法强化软土地基表面时,首先需要施工人员准确地测量软土地基的着力点和基体内部密实度情况,同时结合测量数据合理设定能够最大幅度提高软土地基强度的强夯点。之后要向地基内部填充强化材料来提高地基的整体密度。在选择填充材料时要尽可能选取耐用性较好、强度硬度更高、可塑性更好的填充材料,这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和补充软土地基内部存在的大量空隙,从而达到更高的强化和加固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运用强夯法要遵循规范的夯实处理顺序,应尽量先从软土地基两侧按照强夯点的分布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并保持均匀的夯实速度,逐步向软土地基的中央区域推进。在夯实强化结束后及时对各部分软土地基结构进行取样检测,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软土地基表层强化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2.3表面处理技术
①砂砾垫层技术。会通过铺设一定厚度砂砾垫层的方式,保证软土地基透水性能,确保排水固结效果可以得到切实优化,垫层的运用还能够对配装式构件以及机械设备形成良好保护,可避免出现大面积土质结构破坏问题;②表层排水施工技术。
此种技术应用原理较为简单,会在额外载荷作用下,将土层内多余水分排出,进而将孔隙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内,完成固结变形处理,在进行孔隙排水过程中,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会出现逐渐减小趋势,地基抗剪强度以及土层有效应力会得到有效提高,土地强度会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进而达到土质结构成型目标;③排水固结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包括加压以及排水两部分内容,会通过对土层自身透水性的运用,完成排水任务,且会设置塑料排水板以及砂井等装置,保证其透水性能。
2.4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法
依托于过去真空预压形式而来的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法,在之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用真空预压形式,先将砂垫层铺设在地基的表面,然后将排水管道布置在其周边,为了能够确保空气与管道实现隔离,借助不透气的封闭膜,在土壤之中完全的埋入,通过在埋设在砂层中的吸水管道运用真空的设备将空气抽尽,使其成为真空状态,便会达到增加地基效应力的效果。在实施真空抽取环节当中,施工人员需要对表面的砂垫层形成负压,保证土壤内部以及排水管道等达到严格的压差要求。由此一来,确保土壤内部多余水分能够顺利排出的同时,也能够对土壤结构进行有效的固结。相比较于无排水砂垫层真空预压形式来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不需要施工人员设置砂垫层等环节,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将塑料打插排水板进行有效的设置,基于相邻两排的塑料排水板,增设一条水平的管道,针对排水板以及水平管道之间的裸露部分,通过连接器有效连接就行。
2.5挤密桩法
挤密桩法是利用冲击或者振捣的方法,将圆柱形钢制桩打入原地基,拔出后将石灰土、水泥、灰土等材料混入桩孔。将密桩与原地基复合成新的地基。挤密桩法是通过稳固软土地基,提升上层荷载来达到强化地基强度的目的。挤密桩法的施工工作量较小,操作简单,工程造价较低。
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优化措施
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做好各项施工前期准备。应在正式施工前,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展开勘查,明确施工地区水文地质、周围建筑物情况以及地下管线情况等,获取各项有效数据,进而为后续技术筛选与施工方案设置,提供精准数据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对需要使用的材料、设备以及人员安全防护装置等展开检查,确定其规格、型号以及质量等,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并要按照施工顺序,对材料展开保存和进厂安排,且要在材料使用之前,对其展开再次检查,确保材料达到使用需求之后,才可对材料展开使用。同时,科学展开地基加固技术筛选,按照所选择的技术,展开一系列施工管控。如,在对强夯技术展开使用时,因为技术应用会产生较大噪音,会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形成影响,所以需要做好施工距离测定,如果距离过近,不建议使用此种技术。在展开技术使用之前,也要和周边居民取得联系,应尽量选择适合时间展开施工,以便将施工影响控制在最小,防止引发群众不满。
结语
简而言之,道路桥梁施工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施工过程中会遇到软土地基地形,在影响施工正常进度的同时,自然不利于道路桥梁项目高质量施工完成。文章从软土地基内容下出发,详细提出了几点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依据的同时,也能够为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辰.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4):654.
[2]武江博.道路与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4):4056.
[3]范红正.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3):1663.
[4]郑嘉.高速公路路基设计及软土地基处理策略试析[J].四川水泥,2021(1):278-279.
[5]陈斌.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