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探析 布阿吉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布阿吉然木•阿布拉
[导读] 摘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偏远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与当地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有着密切联系。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水管站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842000
        摘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偏远地区农业发展的基础,与当地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有着密切联系。为了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与人力,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如增设大型水泵、水渠、蓄水水坝等。但部分水利工程在设计之初就缺乏节水理念,在浇灌过程中导致水资源不断浪费。随着时代的进步,部分水利工程已无法满足当下农田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对一些传统水利工程进行维修、二次拆建,加强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以优化水利工程整体节水效果,促进当地农业迈入高速发展道路。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探析
        引言
        灌溉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我国农业不断发展,农田面积越来越大,农田灌溉需水量较大,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农田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优化农田灌溉途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也存在较多问题,例如一些农民的节水意识比较淡薄、缺乏有效的节水机制、节水灌溉技术不够先进等。为促进农田节水灌溉事业发展,需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断推广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1水利灌溉管理实施的重要性
        首先,保证用水有序性。灌溉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能够促进用水顺序的优化,将水资源浪费发生概率降低。同时,相关部门能够针对水资源相关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促进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进而减少水资源浪费,推动农业的有效发展。其次,提高灌溉效率。水利灌溉实施管理能够推动收费制度的实施,运用收费制度对节约用水进行督促,同时技术推广的实现能够为农业生产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最后,减轻农民负担。在开展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将市场实际发展情况作为依据,实现对收费制度的构建。收费制度的构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流程,避免出现收费不合理、不规范以及内部腐败等多种问题,进而使农民实现节支增收。
        2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方式单一
        由于传统管理工作机制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以及灌溉管理时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收益。水利设施建筑标准较低、综合灌溉管理节水效益不高、工程建设规模扩建过于随意、无法合理使用先进技术手段等问题都会造成水资源浪费。此外,由于水利灌溉投入与产出效益失衡,还会影响现代农业的良性发展。
        2.2管理资金不足
        近些年中,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用水量有不断提高趋势,配置的水利灌溉设施类型与数目也相应增多。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阶段暴露出如下问题,在建设早期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在后期管理中没有预算出充足的维护资金,以致工程投用时间较长后,因资金不足导致一些工程病患并没有得到及时检修,维护。“带病工作”势必会降低工程的灌溉功能。也正是因为财政资金投入有限,导致相关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能享受到基本的资金补贴或奖励等福利,工作能动性较差,不利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2.3节水意识淡薄
        部分农民节水意识淡薄,是当前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受传统农业生产思想的影响,很多农民对节水的认知不强,而且农村的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农民依旧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忽视了农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我国虽然大力推广农田节水灌溉,但最终产生的效果不够明显。
        3新时期水利灌溉管理技术的建设措施
        3.1注重现代化设备的引入
        对先进灌溉设备的运用使农业水利获得较好发展的基础。新时期进行水利灌溉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现代设备,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贫困区域的扶持力度,应根据实际需要对陈旧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新,运用动态化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并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

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与保养,保证使灌溉工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实现对农田旱情、水情的有效、及时防御与监管。
        3.2进一步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体制改革
        农田水利建设体制改革是当前保证我国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良好运用的必要途径,尽管一些地区出现了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运行维护不充分等问题,但是由于管理运行机制无法充分地发挥作用,会直接影响农田水利灌溉整体质量与效益。因此,结合当前形势,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整体水平,实现农田水利建设体制改革,在保障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定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与管理职责才是重中之重,保证每项管理任务都能顺利落实到个人,在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下,明确进行各项工作,利用健全的农业水利建设发展体制推进农田水利技术的创新与改革。
        3.3提高对再生水的利用水平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现阶段农业建设中获得了很高关注,为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对再生水的利用水平,充分利用水资源,降低灌溉成本。首先,对农田区域的水利设备进行革新,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农田灌溉设施配套建设相对缺乏,改善基础设施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实施的必要条件,政府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配套完成,持续性增加农田灌溉设备,为节水灌溉提供支持。其次,要加强对再生循环水的利用,当前我国的水资源依旧比较紧张,灌溉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应该区分开,加强对各种废水的净化处理力度,实现水资源再利用,拥有较多可以利用的再生水,有利于农田灌溉持续发展。
        3.4增加资金投入
        农业属于立国之本,应给予农业高度重视。对于水利工程来讲,整体建设成本比较高,并且在施工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当问题出现时,就需要积极去解决。政府应增强在水利灌溉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不断拓展资金来源。除此之外,政府应加大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积极给予其优惠政策,推动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相关信贷业务的实施,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改善资金不足的发展现状。
        35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农民群体是最大的受益者。管理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微信app、标语等多种媒介去实现广泛宣传,协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农田水利灌溉科学化的现实意义,积极参与到灌溉项目管理实践中,辅助该项工作能顺利推进。管理部门应定期指派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在实践中对农田生产面貌有较全面了解,掌握农田灌溉的适宜时机,主动和广大农户取得联系,规避因灌溉活动开展不及时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当越来越多的农民肯定水利灌溉成效时,其参与水利灌溉项目管理工作的能动性也会相应提升,主动配合水利设施的安装、调试、验收及维护工作中,日常生产中重视对水利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查,确保其能处于正常状态运作,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上报给有关部门,协同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问题是目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世界性问题之首,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农田灌溉必须要以节约水资源为前提。节水灌溉的主要目的是节约水资源,同时平衡农田对水资源的需求。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滴灌技术、微灌技术等,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其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本地农田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满足农田灌溉需求,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苗慧珊.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9(20):46.
        [2]任文豪.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18):177-178+182.
        [3]巩学仁.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问题研究[J].农家参谋,2018(19):2.
        [4]孔德和.试论新时期的水利灌溉管理技术[J].甘肃农业,2018(14):45-46.
        [5]张新荣.提高农村水利灌溉管理效率的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2):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