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水利局 山东滨州 256500
摘要: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确保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并改善国内各个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虽然我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应压力,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比较复杂,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甚至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基于这种情况,需要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且必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从而促进水利工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水利工程项目也不断增加。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与国家利益有直接关系,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重点关注。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其中部分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这一部分问题对水利工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水利工程企业中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工程各个方面的管理,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并且加大工程建设中的监督力度,对于安全隐患需及时发现并且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效率,从而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1管理理念和方式方面
建国以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按照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管理规范。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强化水资源调度,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配置是有效的,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对于现阶段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过程当中所运用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往往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后的问题,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依然还是采取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来开展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工作,这种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水利工程实际作用的发挥。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计划经济阶段时,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运行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应规划的制定是以计划经济为主要背景的,这就使得这种管理运行工作是符合计划经济阶段社会需求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发生改革的过程当中,这种管理理念和方式已经无法有效地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与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导致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效率不断降低,各方面的效益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
1.2未能建立统一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比较分散,难以做到集中力量解决问题,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持续发展。就以往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工作情况来看,其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监督,由相关事业单位来负责其他的内容;(2)在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负责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3)由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责任进行划分,构建独立的质量监督机制,方便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由此可见,基于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在缺乏统一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2水利工程管理运行过程中的改革措施
2.1明确责任划分,加强管理规范性
在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过程当中,需要相应的行政主管部分发挥实际的职能,对自身的责任进行明确,从而不断加强实际管理运行过程当中的规范性。
对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其主要的责任是需要保证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顺利性,对于工程日常的养护和安全运行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且还需要对水利工程实际管理运行当中相关的资金运转进行管理。水利工程的管理运行需要建立系统性的管理机构,由统一领导部门对各级水利工程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各司其职的目的,在每一级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运行的过程当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从而充分发挥这些行政主管部门的实际作用,将水利工程管理运行工作方式和管理水平进行转变和提升,这样一来就能够不断对水利工程整体的管理运行规范性进行增强,并且能够有效确保水利工程实际管理运行当中的安全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如果水利工程在实际管理运行的过程当中出现相应的安全事故,则需要对相应的责任部门进行依法追责,并且严肃处理,促进各级水利工程行政主管部门能够严格开展管理运行工作,落实自身的责任,促进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2.2工程建设质量制度体系
建设质量制度体系包括设计方质量制度体系和施工方质量保证制度两个部分,需要做好建设质量制度体系建设工作,为水利工程质量建设管理提供有利基础。总结起来,工程建设质量制度体系的要点如下。(1)设计方质量制度体系。充分把握好相关规定的要求,并做好质量设计,之后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质量检验。为保证设计方质量制度体系的完整性,需要做好质量详细设计、质量设计问题研究、质量内部评估、质量设计策划、质量信息反馈、质量方案设计等多个阶段的工作。在进行设计方与监管方的质量回访、经济激励和质量外部评估时,应重视各种物资、资源及信息的传导等各环节的有效衔接。(2)施工方质量保证制度。不断完善工程施工体系,达到控制工程施工过程的目的,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确保工程施工处于受控的状态,可以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且可以构建完整的工程施工体系。同时,需要重视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质量提升。
2.3加强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减少成本浪费
水利工程企业需要定期进行财务报表的制作,并且定期将制作好的财务报表上交给国家。在报表中需要体现的内容有水利工程企业每笔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还有流向,而且企业需要有相应的节约成本意识,在工程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成本的浪费,减少工程支出。在对成本进行相应管理时,一旦发现有资金浪费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及时制止,并且相应地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企业内部也需要对使用资金进行合理的监督和管理,在工程开始之前,相关专业人员需要结合具体工程的情况进行工程资本的估算,并且对工程中每一项开支都严格监督和把控,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资金的申请与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资金的浪费。
2.4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方案优化
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极为关键,其是能够为工程项目施工提供指导的重要文件,是保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施工效率、施工质量的根本,一旦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出现缺陷或偏差,会对整个工程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所以在施工前期必须要加强对项目图纸设计环节的重视和审核。在进行图纸和施工方案审核时,如果发现存在问题或不合理因素,必须快速做出反馈,获得共同认可后方可予以修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充分了解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加强主体质量保障体系和政府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从而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顺利开展,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得以不断提升,进一步为我国水利工程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殷凤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3):158-161.
[2]刘钊.探究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优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3):123-124.
[3]王志毅.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8):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