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智慧党建信息化建设探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顾成常
[导读] 摘要: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发展动力。
        淮南矿业集团员工保障服务中心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
        摘要: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发展动力。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开展党建工作,强化党建的核心作用,构建完善党建信息化系统,将党建的传统优势与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有机融合起来,促进企业党建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企业;党建;信息化;建设;探究
        引言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党建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合理构建党建信息化平台、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手段加以辅助和支持,对于提高当前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取得实际效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党建信息化的优势
        (一)信息量大、速度快。通过把信息网络技术融入党建工作,可以打破党建工作开展时间、空间限制,极大地拓展了党员学习教育的空间。
        (二)互动性强、沟通灵活。通过信息公开、互动反馈等途径直接倾听各方声音,对于发挥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智能分析、辅助决策。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分析等新技术,实现党员精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增强党建智能化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复合型人才欠缺。党建信息化建设既需要具备扎实的党建知识体系和理念,熟悉党建工作流程,同时也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现实中党建和信息化结合有一定的难度,复合型信息化人才也相对欠缺。
        (二)信息化理念的创新不足。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党建信息化建设也随之不断完善,要坚持创新,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主动接受新观念的动力不足。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党建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完整的系统。要考虑整合硬件储备、软件应用和管理模式等,持续推进并发挥其作用,避免信息化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效果。
        三、党建信息化的对策和途径
        (一)加强党建人才队伍建设。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又熟知党务工作的专业综合性人才,只有实现这两种素养的充分结合,才能真正打造和建设一支技术强、业务精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1.党务人才管理科学化。全面了解和掌握党员年龄、学历和后备梯队培养等情况。更好的进行干部队伍的分析、研判和备案管理,做到精确科学,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养、使用,提升管理水平。
        2.提升党务工作者素质。一是制定党建信息化的培训办法和培训制度,在培训体系引入党建信息化教育内容。二是制定党建信息化人才管理办法,从而吸引、激励、管理专业人才。三是努力培养一支既懂党建业务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渠道的优势开展党建工作,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党建工作信息化前进的动力。
        (二)加强理论学习信息化。以学习强国app为基础构建多层次的学习教育模块。一是建立党建理论研究、党史、经典著作、文献资料等资料库的方法,开设主题教育活动专栏,及时发布党建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引导党员关注理论热点。二是对党员精准画像,可实时查看党员学习时间、关键词、笔记数(读书数、听书数)等数据情况,有效掌握党员的思想水平、工作表现、行为习惯等信息,升级和优化队伍建设模式,使队伍建设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模式。
        (三)加强运用大数据+。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着力点、创新点,结合智慧党建领域的特有需求,建立可视化大数据分析模块。
        1.党建数据图表。通过图表方式直观展现党组织分布、党员分布、流动党员分布等数据,并通过自主拖拽数据实现相关数据分析。党建数据观大数据自助分析,根据组织需要,全方位支持党建相关数据的导入;数据实时更新,直观展现党建工作基本信息及考核数据,实现智慧党建数据可视化。
        2.党建数据驾驶舱。

通过大数据+党员管理平台,多维度、多渠道采集各种信息,并通过党建驾驶舱实时查看党员数量、党员年龄比例、党员性别比例、党员学历统计、党员转出转入记录、表彰处分记录、民主评议记录等数据,获得准确的党员画像信息和丰富的党务成果信息,从而为党建管理和组织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依据。
        3.大数据+组织管理。通过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横到边、纵到底”的数据采集、分析、查询、追踪和应用,可实时查看三会一课学习情况统计、思想汇报统计、工作计划、党费管理、会议管理等数据情况,综合研判各基层党组织最新情况和党员的思想动态,推动党建工作精准发力。
        4.大数据+活动管理。利用大数据将党建实践活动内容标准化和数据化,可实时查看活动举办情况、参与人数情况等的数据,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中进行统计分析,增强活动管理的客观性和专业性,让党建工作实现“智慧升级”。
        (四)加强党建宣传监督信息化。搭建一个便捷公开、每个党员都能参与可监督的模块,以公示党内事项、公开党内事务、揭示活动动态、展示先进典型和先锋形象等为重点,设置诸如“党务公开”、“支部动态”、“品牌创建”、“先进风采”、“党员承诺”、“现身说法“等栏目,实现党员风采展示与共同监督,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彰显党员岗位先锋形象。
        (五)加强党建交流互动信息化。通过微信党建小程序,通过终端与党员智能手机互联的方式,提高党建信息发布、党员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方便党员关注组织动态和互动学习交流。设置诸如“网上直播间”、“恳谈交流室”、党员回音壁”等栏目,搭建起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沟通互动直通车,实现党员在线互动交流,让每名党员在网上都能找到一个“家”,增强网络党支部凝聚力、吸引力和党员归属感。
        (六)加强党建考核信息化。通过设置多种党建考核模型,实现党建考评从定性到定量的逐步转变和提升。一是积分管理促使日常管理严格化。对于“三会一课”、党费缴纳、志愿服务等情况实行积分制,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醒和管理。二是建立党员队伍积分考核管理细则,自动核算党员积分排名,作为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发现选树典型和督促警示后进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通过电子信息传递,加快电子OA工作,及时接收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工作任务。四是“政治生日”问候。系统自动匹配党员入党时间,在党员入党纪念日当天向党员发送短信问候,提醒各党员强化政治意识,牢记责任使命。
        (七)加强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正确处理网络党建与实体党建的关系,防止用线上的“键对键”取代线下的“面对面”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比如谈心谈话、走访困难群众等。用线上党建支持线下党建、用线上活动促进线下管理,实现线上线下统筹推进。
        (七)加强党建网络管控。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占据主流宣传阵地,对网络强化监督,发挥好网络平台宣传力量,主动预防和有效排除各类不良言论信息。
        (八)加强党风廉政信息化。设置监督举报模块,融合各业务系统资源,设置筛选、比对条件,实现系统自动预警、电子筛查、统计分析等功能,充分发挥数据的监督职能。
        结语
        党建工作与信息化手段的有机融合,对于企业强化党建工作手段和水平,既是新突破,也是新挑战。用好信息化手段,发挥好党建工作传统优势,既需要广泛了解当前信息化的前沿技术,也需要深入研究党建工作的痛点和难点,更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检验,通过不断地丰富完善功能,扬长避短,推动党建工作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新阶段迈进。
        参考文献
        [1]王雪芹,国有企业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研究[J].经贸实践,2019(10):236.
        [2]李俊,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7):188.
        [3]王景宇.新媒体融合国企党建工作的应用研究[J].青年时代,2021(第72卷):25-26.
        作者简介
        顾成常(1984.5),男,汉族,安徽淮南人,政工师,学士,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员工保障服务中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