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方法探析 王孔清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孔清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活质量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对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对园林工程也有了新的认识。
        深圳市朗程师地域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海口市  571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生活质量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对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对园林工程也有了新的认识。新时期的园林工程要求我们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现代园林设计思路相融合,使园林设计更加合理科学,加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引言
        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不是单一的对不同植物和花卉种类进行搭配的作业,更是在园林设计中要体现对于艺术和实用两个方面内容的综合展现,园林设计应该与当地的社会风貌环境相适应,还要与园林所在地周围的环境融合,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作,新时期的节约型园林设计就是要求我们在已有的风景园林设计基础上再对资源使用进行更深一步的规划,再保证设计质量不变的基础上更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型的生态园林的设计要求就是突出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观念,从而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大目标。
        1节约型生态园林分析
        生态园林设计的最本质工作就是对植物花卉的合理搭配以及对于园林内建筑物的合理规划,达成自然环境和人工建筑物的良好结合,营造出合理的生态园林设计。从园林设计的具体来看,包含了很多的方面,其中我们应该重视的就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我们应该重视可循环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其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在后续园林养护中的利用率,在控制材料的利用率之后我们还要保证生态园林的出现不会影响原有的周边环境,保证生态园林的废气废水排放不会影响周边环境,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同时不能影响周围环境。
        2节约型生态园林设计
        2.1生态价值的全面体现
        在景观设计期间,设计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对于生态园林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要保证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不会影响原有的生态环境,还要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在不影响当地环境的同时为园林所在地提供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效益。设计时在对生态园林进行设计工作时,还要吸取当地居民对于生态园林的建设意见,通过对居民诉求的整合来增强生态园林设计的实用性。还要控制园林建设的建设难度和建设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用力过大。合理利用原有的生态资源。
        2.2物种多样性价值的体现
        为了保护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要保护本土的植物不被外来物种侵害,还要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在保证物种多样性的同时保证本地植物不被侵害,为了保证这样的生态园林设计目标我们就必须合理科学的对植物花卉种类进行分配。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通常会从很大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植物来进行搭配,但是因为该种植物在当地的数量较少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经常会发生外来引进植物消亡的现象,这样多种类、少数量的引进模式导致了植物的成活率较低的结果。某些设计师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的时候因为过度追求物种搭配的效果而忽视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些设计师更倾向于追求植物的观赏价值而忽略了选用适应能力更强的植物,但是观赏性更加的植物一般适应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的能力更差,不能满足生态园林满足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所以,设计师应该保障生态园林景观的多样化建设,保证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多样性,满足生态环境的物种多样性需要,加强对自然群落的选取,生态群落是在长时间的演变下,自然环境自然发展出来的生态群落,生态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生命力也较为顽强,不同的生态群落由于植物做成不同,所展现出来的自然风貌也不相同,不同的生态群落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以及地貌特点,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通过引入不同的生态群落来满足物种多样性的需要,更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一举两得。


        2.3节约型资源再生价值的体现
        生态园林的建设初衷是保护园林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建设者在保护生态园林物种多样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生态园林中自然群落的建设。现在的生态园林设计工作中,建立一个稳定的自然生态群落是极为重要的,将自然生态学引入到生态园林建设中,可以进一步提升生态园林建设的自然性,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
        3节约型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3.1从地域性角度分析
        生态园林景观对植物的配制工作中,首先就是对于植物种类的选择,生态景观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生态园林的植物搭配,通过对不同种类植物的搭配可以满足不同的景观需求,营造出风格各异的美感。在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时,要考虑不同植物的季节性和色彩搭配,植物应该多为本土植株,点缀以些许的其他地域植物,较为高大的骨干树木应该选择具有当地特色代表性树种,充分展示当地的植物物种风貌。其次,设计者应该根据一定的植物配比比例来确定可以满足当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营造出良好设计美感的同时确保可以生态环境可以承受。还要对植物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将植物景观依附于相关地形进行设计,对景观进行分类,分清不同景观的轻重主次避免出现过大的视觉冲击,造成观感疲劳,在立面设计中加入一些动态视角处理手段,使游览时具有移步换景的效果。
        3.2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在进行景观植物选择时,确保所选择的景观植物可以在园林内具有良好的生长趋势,确保园林所在地的土壤气候条件符合植物良好生长的条件,合适的生长环境是营造植物景观氛围的必要条件,只有焕发生机的植物才能将整个园林的活力唤醒,否则就会失去生态园林的生机。
        3.3从景观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角度分析
        首先,生态园林中用于造景的植物应该与园林中其他用途的植物相呼应,做到协调统一,中华文化认为万物统一,因此,为了做到整个园林的平衡协调,我们要合理搭配植物种类,保证互不影响,避免不同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次,造景植物的选用应该与周围的建筑相协调,除了与周围景观在美学方面相统一之外,还要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比如高大建筑的周围可以选择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具有明显建筑色彩的特色建筑可以用色彩鲜艳形象优雅的树种进行点缀。除此之外,植物的选择还要满足参观者的审美需求,生态园林的建设目的是为参观者提供审美享受,因此,我们在对植物品种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审美需求,尽量营造出满足当地群众审美需求和具备一定本土特色美感的植物景观,为本地居民营造出熟悉的故乡气息,为外地游客能直观感受本地的特色气息所努力。
        3.4从植物多样性角度分析
        在进行植物配置工作时要满足植物多样性需求,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节约型生态园林建设的基础是建立一个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植物选择以本地为主、外地为辅,在突出本地地域特色的同时增加植物多样性,在保证观感的同时满足长期的植物生长需求。不能只把植物造景效果作为建设目的,更要将植物合理搭配,增强植物之间相互适应的能力,激发植物生长活力,在保证植物茁壮生长的同时保证全年各个季节的植物观赏价值,提升园林的观赏价值。
        结束语
        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建设是将经济成本、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相统一的产物,因此,我们要明确建设目标,把经济性、景观性和生态性协调统一,正确把握各种植物的配制特点,建设一个和谐统一的节约型生态景观园林。
        参考文献
        [1]谢璇.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1):45-46.
        [2]王东.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思路[J].乡村科技,2019(36):71-73.
        [3]王永志.园林植物在节约型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24):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