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王嫄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0期   作者:王嫄
[导读] 摘要:随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不断地被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建筑施工质量显著上升。
        亚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随着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不断地被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建筑施工质量显著上升。混凝土施工是后续施工的基础性技术,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想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就必须加大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研究力度。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做好各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这样就能获得更好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流程
        1.1要保证混凝土原材料方面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在施工前,要对相关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原材料强度符合设计方案中指定的标准,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最终获取的施工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
        1.2在配制混凝土材料时,必须做好质量的把控,配制时所投入的各种原材料必须达到规定的配合比,配合比例出现偏差,就会让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发生变化,进而发生结构开裂、混凝土脱落等质量问题,在调配好混凝土材料后,应立刻运送至施工地点投入使用,混凝土材料应尽量现用现调,减少混凝土材料静置的时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
        1.3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环节,也应规范其操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浇筑速度、振捣等操作都会影响最终的浇筑效果,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状态,浇筑完成后还要进行妥善的养护工作,做好养护工作,有助于减少裂缝的产生,经过良好养护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凝结,进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施工效果。
        2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的混合拌制。
        混凝土的混合拌制技术的操作质量,会对混凝土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所以,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制之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其所需要的配制比例进行科学的实验,以此确保能够获得更加科学的配制比例,让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最佳。另一方面,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每一种材料都要达到建筑施工的标准,进一步让混凝土的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2.2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将配制好的混凝土浇筑在相应的模板当中,从而使得混凝土凝固为相应的形状,这个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开始混凝土建筑之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于搭建的模板以及钢筋位置进行充分的检查,重点检查钢筋的位置是否安装合理以及均匀,这样能够防止在混凝土浇筑前后,钢筋位置出现相应的偏差,容易造成钢筋裸露在混凝土的外侧。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需要保障模板和钢筋位置处在正确的位置,密切注意模板以及钢筋的位置,从而防止钢筋错位或者挡板错位的情况,一旦这些情况发生,就会严重影响到最终的工程质量。
        2.3振捣工艺。
        振捣工艺同样是组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工艺之一,在进行振捣施工时,操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浇筑方法来选择合适的振捣设备。同时在其操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应的振捣原则,以此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振捣这一步骤完成之后,还要对其表面进行刮平处理。
        2.4混凝土养护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做好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保证养护操作的规范性,能让混凝土结构在最佳的状态下凝结,这样就能减少各类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缺陷。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注意根据不同混凝土养护要求控制混凝土养护阶段的内外温度与湿度,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洒水、保温等养护处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要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喷洒适量的清水,洒水后再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以达到遮阳、保湿的效果。如果不能做好养护处理,混凝土结构表面就可能因为水分快速蒸发或温度过高而出现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整体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要保证达到30d左右,养护周期过短会影响养护质量,同时,在进行拆模作业时,还要注意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遵照从上至下的顺序有序拆除模板,规范化的拆模操作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到损伤。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完善施工流程。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流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都可能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完善的施工计划和流程,可能会导致施工混乱,致使工程质量不佳。如在建筑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纰漏的部分就是混凝土运输环节,运输没有衔接好,导致混凝土凝结或者是离析,影响施工质量,之所以会出现该问题就是因为施工流程不够完善。而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流程之后,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将混凝土安全的运输到工地上,提高施工质量。
        3.2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优化混凝土的配制比例。
        在选择原材料时,要选择质量达标并且能够具有一定抗裂能力的材料,这些原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凝土,其具备的性能为绝热温升较小、抗拉强度较大、极限拉伸变形能力较大、热强比较小、线膨胀系数较小、自生体积微膨胀。在选取水泥时,主要看其低热和高强,通常情况下会使用矿渣水泥。选取混合材料的实质就是降低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让其抗裂性能达到最佳,以此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主要原料包括矿渣、粉煤灰等。在选取外加剂时,一定要根据混凝土施工的要求进行选择,以此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能够达到最好。优化混凝土的配制比例,再确保混凝土强度及流动度的基础上,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减少混凝土的绝热温升。
        3.3把控温度应力。
        温度应力是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要让混凝土最终的质量得到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就要对其温度应力进行科学的把控。需要对混凝土的绝热升温进行控制,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升温内热源主要来自于水泥水化放热,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就能够有效地控制水化热。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在高温下施工,并且不要在当天最热时进行浇筑,同时还要对施工材料进行预冷却等,以此确保降低浇筑的温度。还要缩小当量温差。当量温差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干缩现象造成的,要想缩小当量温差,就必须降低干缩率。最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强制降温。因此,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其内部预埋水管,将冷却水灌入其中,以此降低其内部的温度,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其施工质量。
        3.4完善施工质量监管体系。
        施工质量监管是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必不可少的环节。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应着重监管模板搭建、钢筋焊接等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环节,加强对工程的巡查和清点,杜绝施工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后,还要对竣工资料进行检查验收,确保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如果资料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建筑不允许其投入使用,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保证建筑工程在交付日期之前达到规定标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整个项目工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其在施工过程的运用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让其变得科学、有效,以此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袁林.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探究[J].山西建筑,2019(8):192~193.
        [2]卢海洋.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92-93.
        [3]张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46.
        [4]董至.论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门窗,2019(13):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