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芳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砦牙中学 547603
摘要:培养初中学生的法治素养,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培育初中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阵地,培养初中学生的法治素养可以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吸纳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法治素养,从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法治意识的主要内容出发,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治素养;培育探究
引言: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为了能够增强初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教学方式是很重要的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 创建高效课堂,学生的积极参与少不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出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从多角度考虑学生的需求,尽量做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初中 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到初中学生的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我国初中学生的法治素养。
一、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
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培养效果令人担忧,青少年犯罪问题还是比较常见,法治意识淡薄,没有很清楚的法治概念,更有甚者,明知法律的规定,却还是不重视,对法律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比较轻视,学校在法治教育上投入的时间比较少,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就少了,法制教育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来系统地教学的,而往往实际教学中却与理念背道而驰。除此之外,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很多都喜欢做一些与现实所对立的事,青少年时期,出现较多的学生比较叛逆,心智的不完善,对于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认识没有足够的认识,教学也比较难以实施。
二、初中学生培养法治素养的意义
初中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很重要,初中学生也是在青春期,这时思想变得年轻化,开始接触社会和世界,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可能受到外界的不好的事物的干扰,进而有可能形成扭曲的人生观,走入歧途,因此,十分有必要培养初中学生的法治素养,而且还需要加强培养,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培养法治素养有助于初中学生法治意识,指挥学生规范自身行为,约束自身行为,避免违法犯罪,减少不幸事件的发生,提升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落实学生学习到法治知识内容,实现法治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培养具有较强法治意识的新时代初中学生,提升初中学生的法治素养,进而有效推进依法治国。
三、初中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
1、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科学的设置法制课程
科学的设置法制课程,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来实现,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使法治意识的提高,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相应的影像资料,增强学生的思想认识, 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2、改善教学方法,促进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学方法单一,虽然节省了时间,但是学生学习的状态却不行,不活跃积极的状态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忽略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这样不利于学生发展,加强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单一的教学已不适应于现代教学,所以必须要改变,以新式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过程,不再使教学变得枯燥,通过多方面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的得到各方面的知识熏陶。
比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在教学《生活需要法律》这节课时,学生的不断成长,对社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慢慢接触到法律,让学生了解到法律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法律是约束人们的底线,有了法律,我们的生活才会有秩序,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创美好的世界,观看视频引导学生更深入全面地认识法律。
3、优化教学程序,培养学生理性的大脑思维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理性思维是学生需要的,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十分有必要的,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看待问题是教师需要教导学生的,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理智的、冷静的思维方式,逐步提升思维,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要拘泥于一种思维方式,学会灵活的思维,培养学生不抗拒接受活跃的思想,教导学生不局限于按部就班的上课模式,要学会跳脱出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灵活自如的学习。 比如,教师在教学《我们的公共利益》一课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集体,人们生活在集体中,公共的利益就是自身的利益,要学会维护公共利益。
4、理论教学要重视,加强学生的法治素养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初中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要使教材中法治方面的教学内容丰富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表达出各自的看法,法治教学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法治教学,避免学生走弯路,但是书本知识毕竟是枯燥的,学起来难免给人带来很多烦躁的时候,然而理论教学却是必须要掌握的,只有经过艰苦的脑力输入以及记忆训练,才能够形成法治思维,所以,教师在重视理论教学时,可以使用多种刺激学生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持续学习,获得动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国家总体安全观》一节课时,国家总体安全观是每一个新时代学生都必须要知道的,让学生看完课本后找到问题的答案,如引发问题如何维护国家安全观?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法治的热情,使该课堂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和活力,引导认识国家总体安全观,帮助学生树立国家总体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们才能和平幸福的生活,培育学生法治素养。
5、引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法治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法治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学生懂得法治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具体应用中引领学生深化法治素养,使学生在遇到伤害的时候,知道可以使用法律防卫,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对违法的行为勇敢地说不,远离伤害,懂得法律,不触犯法律,做遵纪守法的好青年好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方面的信息来引导学生运用法治,
比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授《维护祖国统一》一课时,播放视频有关香港街头暴力的事件,暴力事件的目的是企图分裂香港,但是,香港属于中国的,国家的领土是国家的最高利益,不容任何其他国家和组织的一点侵犯,维护祖国的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坚决反对分裂,坚决维护国家的完整和统一,维护国家的安全,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分裂祖国的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记忆,激起学生爱国的一颗热心。
总结: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培养初中学生的法治素养,尊重学生为主体,合理安排课程,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法治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使学生做一个懂法守法的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杨程茗. 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办法研究[J]. 读与写(教师), 2020(5):0194-0194.
[2]徐茂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44):P.1-1.
[3]张丽欣.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培育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