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8期   作者:黄志胜
[导读] 时代的发展与科技不断进步,使教育工作也跟随时代要求进行不断优化

        黄志胜
        西畴县者迪小学 云南 文山 663504
        摘  要:时代的发展与科技不断进步,使教育工作也跟随时代要求进行不断优化,要求教师既保证人才培育目标,能够与当前的行业人才需求标准相匹配,也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为教育工作注入新的生命力。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既可以帮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下丰富知识储备,又能通过互联网资源的整合,帮助学生在集思广益中快速提升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应避免使用僵化的教育方法制约学生个性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鼓励学生成长为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创新模式;语文课堂;人文素养
引言
        信息技术独特的丰富性、时效性以及传播性,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重要体现,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也能通过信息资源的快速传播,促使不同行业领域获得更好发展。因此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所开设的语文课堂应与教育改革目标相协调,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选择更有趣味性的授课方法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并在丰富教育内涵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人文素养、语言应用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的不断提升,更好体现语文教育的实际内涵。
1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
1.1优化课堂环境
        语文作为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的课程,很多学生在母语的影响下,往往会觉得学习语文知识非常容易。这样虽然能引导学生在快速理解学习重点的同时保证学习效果,但学科自身的应用性与内涵性,也经常会使学生感到十分无趣。再加上不少教师讲解课文或传授语文知识,都会选择直接将学习重点告知给学生的教育方法,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导致被动的课堂环境很容易使思维活跃的小学生感到无趣,也不利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而信息技术依托于互联网自身突破时空界限的时效性,可以很好使教师将授课重点,以更利于吸引小学生学习目光的方法,制作成充满趣味性的视频或动态图片,帮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既能够充分激发学习主动性,也更容易加深学习印象,使学习效果得到保证。同时,很多教师也会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搜集相关的纪录片或背景资料,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能够通过知识储备的增加,既在情感的调动中与作者快速产生思想共鸣,也能更好了解中心思想,并根据自身的认知规律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这种更尊重学生自主意识的语文课堂,不仅在良好的环境下,更符合小学生的知识需要,也在拓展视野并强化探究意识的同时,助力语文课堂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取得更好的授课效果。
1.2整合教育资源
        互联网时代的最大优势,在于人们获取知识的便利性。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网络,将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以更加新颖的形式进行展现,并通过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既保证授课内容的丰富性,又可以使新颖的教育模式,更好激发学生进行对语文知识的探索热情。相较于以教材为授课重点的教育工作,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很好避免授课内容的单一,使多样的教育资源更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并在不断探索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同时,丰富的授课资源也可以促使教育模式的变革,使教师根据不同的教育重点,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授课方法,更好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为其提供更加自由的思考平台,也鼓励学生在自主意识的快速提升中,能够根据自身知识储备与认知规律进行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学习能力,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更利于学生智力发育水平的提升,进而在认真思考与不断积累中,成长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优秀学生。
2小学语文课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授课模式的途径
2.1建立课堂情境
充满活跃氛围的学习环境,往往更容易使学生在情感的调动中,快速进行对知识的掌握。所以为了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工具性以及交流性,又能在拓展授课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快速提升学习意识与人文素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要求的课堂情境,帮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入学习状态,又能在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下保证教育工作效果的不断上升。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带刺的朋友》一课时,充满趣味性的课文题目,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小货郎,不背筐,浑身针,到处跑。”的谜语,请学生猜一猜形容的是哪种动物。在学生纷纷回答是刺猬之后,教师就可以建立带领学生去动物王国交朋友的课堂情境,请学生能够跟随作者的脚步,在阅读课文中一起认识这位带刺的朋友。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刺猬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刺猬习性的同时,能够感受文中作者对刺猬朋友的情谊,使充满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既可以很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能在不断探究中增强情感感悟,养成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价值观点,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2.2拓展学习资料
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很好使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选择有拓展性的学习资料丰富其知识储备,从而开拓视野并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体现语文学科的趣味性与人文性。因此,教师设计授课计划时,应积极对学习资料进行拓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的同时,能够更好提升阅读质量与学习效果,使趣味性的语文课堂,更好贴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时,本节课需要学生通过对恐龙类型的了解,能够带着为什么恐龙会飞上蓝天的问题进行对课文的学习,从而激发探究意识的同时,提升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恐龙图片,并寻找与恐龙相关的纪录片,作为拓展学习资料在课上播放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仅可以对恐龙的类型以及习性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在课文的认真阅读中,提升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很好使原本难以理解的语文知识,以更加生动的形式更利于被小学生接受,又能在有效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使其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并养成主动搜集学习资料的习惯,使学生在知识储备的丰富中,更好找到学好语文知识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语文课堂结合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发挥传统教育优势,也在增加教育内涵性的同时,使学生在更加多样的学习内容中,更好进行知识储备与语言应用意识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能积极改变落后的授课观点,使整体的授课工作不再以应试教育思想为核心,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更尊重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引导中强化小学生思辨意识,主动进行对语文知识的探索,保证学习效果的快速提升,使语文教育事业在互联网时代下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亭亭.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9).14.
[2]叶金秀.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9,(17).308-309.
[3]肖高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实践[J].新课程(上旬).2018,(3).115.
[4]车树胜.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魅力中国,2019,(47):12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黄志胜(1991年9月11日),男,汉族,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人,楚雄师范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变革与创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