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班会活动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陈圣
[导读] 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生每天在享受丰富物质的同时,又接受来自网络的爆炸式信息冲击,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高中生出现幸福缺失的现象越来越多
        陈圣
        广西南宁市南宁沛鸿民族中学530031

        摘要: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生每天在享受丰富物质的同时,又接受来自网络的爆炸式信息冲击,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高中生出现幸福缺失的现象越来越多。基于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活动课的机会,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健康快乐的成长。本篇文章主要围绕“高中班会活动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这一主题展开探索,旨在发挥出高中班会活动课教育价值,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高中   班会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研究
        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学业压力陡增,在面临升学考试的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父母与教师的双重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一旦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没有宣泄的渠道,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并因此阻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正常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从健全学生身心的角度出发,利用班会活动课的机会,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充分释放,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之中。[1]
        一、开展挫折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展开挫折教育
        当代学生心理大多较为脆弱,主要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父母与教师的宠爱,极少经受各种挫折,导致他们自尊心过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挫败感,甚至一蹶不振。十七八岁的学生正处在花季雨季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大多敏感又多思,在遇到挫折时,会产生各种负面的心理情绪,抗压能力较差,甚至因此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在开展班会活动课时,首先就要注重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开展以挫折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领悟挫折的内涵,学会勇敢面对挫折,在挫折中成长,利用各种挫折来磨炼自己,塑造自己更加坚定顽强的意志品质。[2]
        例如,教师在班会开始前,先邀请几名同学上台,以小品表演的方式开启班会活动。这些学生分别表演生活中各种遇到挫折的情况,有突然发现自己考试不及格的,有准备参加比赛的中途突然受伤的。这些小品场景紧贴学生实际,学生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在学生们表演完毕后,教师请班级学生对小品中发生的情况进行讨论,并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会有何表现,又会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们讨论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挫折像弹簧,你强它就弱的道理。只要我们坚强面对,再多的挫折我们也不会害怕。在讨论的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坚强面对挫折的名人事例,比如海伦凯勒、霍金等,为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榜样,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通过以挫折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成功对学生展开挫折教育,让学生坚强的面对以后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二、开展沟通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展开网络教育
        网络设备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各种电子产品。由于学生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爆炸式的网络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筛选,在接触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都会受到来自网络世界的影响。许多家长从小就严格控制学生接触网络,然而古人有云: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未来必然是科技和网路的时代,与其对学生接触网络进行各种围追堵截,不如学会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导他们学会安全上网。因此,教师就要开展以沟通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以改善家长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状况,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维护学生在上网过程中的心理健康。[3]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班会活动,活动的主题为沟通。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就在学生和家长中分别挑选代表,分为学生代表团和家长代表团,针对高中生能否上网这一问题展开辩论。在这场辩论中,学生自然而然是支持上网的一方,而家长则是反对上网的一方。

在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后,教师对学生和家长的观点进行总结,指出他们观点中的实际诉求以及辩驳对方的理由,并进行总结性发言,指出孩子们的生活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接触网络是必然的,父母不可在干涉孩子上网的事情上过于强势,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以真诚平等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沟通。通过这种辩论赛式的班级活动,家长能够听到更多学生内心的话,以理性客观的教育给学生营造更好的上网环境。
        三、开展团结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展开合作教育
        合作能力是21世纪人才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明确,只有善于沟通、善于合作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然而,这一代的学生因为从小备受家庭宠爱,大多缺乏合作意识,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班主任在利用班会活动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就要注重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进行培养,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更加健全的心理特征。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会活动课的过程中,借助谈话和讲故事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培养。首先,教师以释迦摩尼与弟子的对话开启活动,对话中释迦摩尼问自己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保证不干涸。弟子答不上来,释迦摩尼说把它放在大海里。这个故事能够瞬间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启发,让学生了解集体的力量大无比。紧接着,教师通过课件播放《小河里的一滴水》的动画故事,并让学生谈谈动画故事的观后感。最后,教师鼓励学生上台,与大家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团结奋斗的故事。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活动的最后,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各种奖牌,分发给每个组的组长,并对组长们说,你们平时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整个小组组员的相互配合,现在请小组长将这些荣誉送给自己的组员们。在温馨的分发奖牌氛围中,结束本次的活动课,让班级的凝聚力得到有效增强。
        四、开展诚信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展开诚信教育
        诚信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石,缺乏诚信无法在未来社会立足。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展开诚信教育,既符合德育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心理教育的要求,是班主任在开展班会活动必须要展开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在班会活动中,还要注重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对学生展开有效的诚信教育,为学生灌输诚信的思想道德观,帮助学生建立更加高尚的个人素养与道德品质,成长为更加优秀的社会人才。[4]
        例如,教师在开展班会活动前,先通过课件给学生呈现愚公移山和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并以谈话的方式开启班会活动,请学生谈一谈对这两则故事的看法。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发言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思考出诚信在生活和交友中的重要性。随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并引出活动下一环节,请学生根据活动前搜集到的资料,以正反两方对现代社会是否需要诚信展开辩论。通过激烈的辩论,学生对诚信的重要性认识得更加全面透彻,学生的思想也能深受影响,并自觉主动的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的做人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言行标准,在未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束语:
        高中生处在即将成年的成长阶段,教师要把好学生最后的成长关口,以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更加完善健全的思想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能够在正确的指引下,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促进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杨涌.基于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新智慧,2019(16):47.
        [3]钱洪宣.高中班主任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1(93):206.
        [4]李晓东.探索在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如何开展新型主题班会[J].高考,2019(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