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王梦》——蒙尘的儿童文学杰作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杨宇帆
[导读] 我们国家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战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传媒大学 杨宇帆  100024

摘要:2020年6月18日,各地教育局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代表作《狼王梦》被要求在书店下架。而事件的起因令人大跌眼镜:作协屡屡收到家长举报,称《狼王梦》中一些情节涉及血腥、暴力、色情等儿童不宜的场面,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对于本事件,外界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家长的担心是无稽之谈,有人认为《狼王梦》被禁是理所应当。但在笔者看来,《狼王梦》既是我国儿童文学不可多得的佳作,也是完全能够对未成年人发展起到帮助的“寓言式”文学。本文力图通过对家长举报的观点的反驳与对《狼王梦》蕴含理念的剖析,来证明《狼王梦》是有理由继续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市场的畅销之作。
关键词:社会现实、自然规律、青少年儿童、未成年人、梦想
        一、未成年人的世界不应是一片空白
        1.残酷不是血腥、真实不是阴暗
        一些家长对《狼王梦》批评最猛烈的地方在于,《狼王梦》本身讲述的就是一匹母狼为了自己的后代当上狼王,工于权谋、用尽心机,甚至不择手段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带有鲜明的阴暗、血腥、野蛮的特点,更像是一部成人文学,而不应该是少年儿童应该看的读物。
        笔者认为,家长这样考虑主要是出于这样的考量:《狼王梦》构建的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太过相似,因此家长们担心未成年人会过早地涉及社会阴暗面。和《狼王梦》中狼族的残酷竞争类似,现代社会的成人世界也不乏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为了当上公司的领导人、利益的获得者,一些人往往诡计并出、手段使尽。各种过河拆桥、釜底抽薪的情节早就是屡见不鲜,而栽赃陷害、指鹿为马也是时有发生。其险恶程度较狼族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见惯了这样险恶的社会生态的家长再接触到《狼王梦》,就很容易与其描写的“狼王上位”的情节产生共情,认为未成年人如果接触到这样的情节,将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和错误认识。
        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首先,未成年人的世界观构建过程是从小开始的,如果未成年人的世界观没有得到及时的建立,那么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将会始终是幼稚的,对于其进入社会后的发展也将会是十分不利的。同时,对于未成年人世界观的构建也不能总是一片空白,如果只向他们灌输过于理想化、完美化的内容,一旦将来这些未成年人在社会竞争中遭遇了打击,由于童年时期没有及时地接触到关于社会竞争、物竞天择的类似内容,将会很容易一蹶不振、深受打击,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
        最重要的是,家长们始终是在用自己的角度来揣测未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喜欢将自己的生活背景与社会经历代入到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中。殊不知,“共情”这一感受往往会发生在拥有相似遭遇的人身上,成年人都已经饱受了社会毒打的滋味,再来看待《狼王梦》这样影射社会现实的文章往往会特别敏感。但是少年儿童尚未拥有这样的经历,《狼王梦》讲述的故事对于他们而言,暂时还只是一个故事而已,完全没有到达“共情”这样的高度与深度。因此,家长们是完全不用担心《狼王梦》这样的情节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的。
        而且,《狼王梦》中的许多情节对社会现实的影射恰到好处,是完全能够成为未成年人对于社会现实管中窥豹的良好工具的。例如,书中让双毛在成为家中头狼后骄横跋扈的气势与平日里奴性尽显低三下四地卑贱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一个恃强凌弱、欺软怕硬的下等人的形象跃然于纸上。这种形象和现实生活中一些得势小人的嘴脸是何其相似。而最终沈石溪让双毛在和狼王的决斗中被狼王洛嘎绝地反击,暗示了这种小人的失败结局,也及时地告诫了少年儿童应该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生殖繁衍本就是大自然的生息规律
        家长们对于《狼王梦》第二点不满意的地方在于,《狼王梦》在作品中毫无掩盖地对母狼紫岚与公狼交配的场面进行描写,而且还对交配过程中的一些心理活动进行了刻画。这种所谓“涉黄”的情节不应该过早地进入到青少年文学市场中。
        但是家长往往忽略了,所谓的“生殖繁衍”情节涉黄,完全是成年人自己戴上有色眼镜来对儿童文学进行评判的结果。生殖繁衍,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要求,更是大自然兴衰更替的基本规律。对生殖繁衍情节进行必要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界进行完整刻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基本尊重。就像人们对于人物形象的描述一样,如果这个形象没有基本的生理活动描写,就像耶稣一生下来就有32岁,双手合十,在平常生活中是完全禁欲的,那么这个形象很显然是被神圣化、理想化的,而不是贴近生活的平常人的形象。


但是有些家长却将这样天经地义的自然规律提出了质疑,将这些对于生殖繁衍的描写与成人世界的“性”与“黄”联系在了一起,想当然地认为生理知识空白的未成年人会在看到这些情节时会有其他的想法。殊不知,单纯善良的未成年人在接触到这些情节时,是完全不可能有着成年人那些扭曲、阴暗的想法的。他们的心里有的只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同时我们常说,如今基本在城镇成长的儿童应该回归自然,但如果让未成年人进行所谓的“回归大自然”却不让他们全面地对大自然进行了解,那么这对于未成年人构建正确的世界观是显然不利的。只有让青少年儿童接触到大自然最真实的一面,才会避免未成年人心中的自然界过于失实、扭曲,从而对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产生负面影响。
        拥有类似经历的还有知名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大改,就因为某些小孩模仿烤全羊情节使得家长认为喜羊羊教坏小孩。即使事件的肇事人是那帮小孩,即使喜羊羊制作组出于善心给受害者了提供部分医疗费,家长依旧用顽固的思想指责喜羊羊,甚至有的媒体兴风作浪,颠倒黑白,往喜羊羊洁白的羊毛上泼脏水。这几年,小孩能接触的东西几乎都改了一遍。动漫,文学,游戏……无一幸免。没改的是家长的思想和教育方式。家长总喜欢对孩子说一句话:“别的小孩做到,为什么你做不到?”但是家长们没有想到的是:“别的家长都能够教好孩子,为什么你不能?”
        二、追逐梦想的伟大品质
        《狼王梦》是一部有关“梦想”与“追逐梦想”的小说。母狼紫岚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们当上地位尊崇的狼王,用尽了一切手段与方法去实现目标。这样的故事对于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首先是以狼王为目标的梦想。这样崇高的梦想恰恰和现代社会中阶级流动的现实完美切合。《狼王梦》对于狼群阶层分化的描写十分清晰,狼王就是能够优先享用猎物最鲜美的肥肉,而地位低下的公狼就只能去吃那些残羹剩饭。如果公狼想要获得最好的待遇,就只能去让自己变得更加凶狠与强壮,去击败狼王,然后自己取而代之。而人类社会其实也是被分为了三六九等,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希望通过努力和奋斗去改变命运,向更好的地位和阶层攀登。而在这样一个攀登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就能够改变自己命运,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身上最鲜明的标签就是要参加各种考试的“学生”。同时,小升初、中考、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对于学生的意义也越来越明显了。通过这些考试,未成年人自己往往能够进入到更好的学校,去更高的舞台展现自己的实力。这样一个通过考试来对学生筛选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们阶层分化的过程。对于这样“狼群”一般残酷的竞争,只有有梦想、敢于拼搏的青少年才能够在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成为拥有更好发展舞台的少数人。这就要求青少年儿童从小就要树立梦想并且积极实现,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当代社会中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同时,就像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所说,满足温饱只是一个人最低级的需求,而达到更高的地位,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则是人类的尊严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样更高级别的需求了。实现梦想,很显然已经是一个人更高级别的需求了。如果一个人想要活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那很显然是不能仅仅满足衣食无忧这样的境界的。这就要求青少年儿童从小树立梦想,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真正完整的人生不是苟且偷生的一生,而是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且不断为之奋斗的一生。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完整的,有灵魂的。同时应该鼓励未成年人树立不同的梦想,拥有不同的追求,去让自己的优势最大化,争取让自我价值充分地实现。这样也能够有利于每个人自我满足感的提升,同时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国家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战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而《狼王梦》很显然对于青少年实现中国梦是具有思想上的指导作用的。只有青少年有梦想,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中国梦才能够拥有持续动力。而青少年培养什么样的梦想呢?《狼王梦》显然就为青少年的梦想观提供了良好的方向指引——自我颓废、奴性十足的人生注定是要遭到唾弃的,只有积极向上、努力攀登高峰的梦想,才能够让自己拥有自立于社会的实力,才能够为社会风气注入正能量,才能够为国家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 陶馨. 武汉城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江云凤.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11.
3.思源.中国梦 教育梦[J].河南教育(高教),2013(03):1.
作者:杨宇帆,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邮编:100024,出生年月:2000年12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河南新乡.学历:本科在读.职称:无研究方向:编辑出版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