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7/5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8月下   作者:张小晴
[导读]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受到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们凭借着语文教材中的各种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永丰街中心小学  张小晴  272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受到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们凭借着语文教材中的各种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本论文就德育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探索出实施德育,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
        小学是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其德育情况决定着学生人文情怀的确立,对于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对于全方面人才的要求背景下,以民族性与时代性进行我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当下学生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开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质量。
        1小学语文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我们发现在德育工作的实施过程当中,很多老师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因此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显著,导致教学和德育教育相脱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教育和德育工作应该是相互配合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单独将德育工作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分开达不到两者相协调的教育效果;其次,在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生的个人品德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小学语文和德育的结合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最后,因为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不足以完成整个德育教育工作的,而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且学生接触较多,把德育教学渗透到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当中,能够更有效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基础之上,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策略
        2.1加强班主任德育培训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小学班主任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若想有效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对班主任的德育培训。例如:各个市区可以根据班主任教师对德育概念不清晰的状况组织这些教师到教育局或者某个学校开展集体的培训工作,让班主任教师对德育教育工作有足够的认知,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2.2以教材为基础,强化学生德行意识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有意识地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德育教育便是其中的重要任务。鉴于此,在小学教育的多个不同学科当中都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积极地进行此类方法的实践和研讨,尤其是需要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色和优点来展开德育教育,这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现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在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应该将语文教材作为根本支撑,充分展现语文教材与内容的特性,以此为基础开展德育教育。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部编版《落花生》以后,学生便可以通过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获得良好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白人的外表并非是判定其内心的标准,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心灵才算是真正的美丽。并且,教师还可以将此作为前提支撑,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当中的人或事,通过作文的方式予以表扬,这样便可以行之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思想层面的成长,打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2.3加强朗读,联系生活
        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激发自身的情感共鸣。通过朗读,学生们能够悟出哲理,内涵加深,情感体验。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语言文字都充满着其独特的人文内涵,学生通过充满感情的朗读,不仅能够使自己投入到文章当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够唤起学生的斗志,发出学生隐藏的正能量,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另外,任何文章的素材都离不开生活,小学语文中的教育内容虽然有限,但是生活中的德育素材却是无限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或德育工作的融合过程当中,老师也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读课外读物的时候,老师便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来引起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挖掘。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当中最底层人民的生活,我先让孩子们讨论了一下自己是如何度过大年夜的,很多孩子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特别的热闹,家里人还会给自己很多很多的红包。当学生讨论完毕之后,再让学生读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比,孩子们更能够感受到卖火柴小女孩的可怜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最底层人民的贫困生活,教育孩子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热爱自己的国家。
        2.4以环境为支撑,增强德育教育建设
        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有必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具体的学习情况打造出开放活跃的语文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语文教学情境当中获得良好的成长,并且还能够促使语文教学方法在良好的情境当中获得更新再创造,朝着学生需要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讲,首先要求教师能够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充分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设计出与其相互贴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当中和学习内容的主要思想产生交流互动,进而有效地提升德育教学的成效,加深学生的记忆,满足其深层次成长需要。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部编版《圆明园的毁灭》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到外国侵略者大举进入圆明园肆意妄为地破坏的行为时,教师便可以针对性地为学生播放课前制作的课件,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进行呈现,为学生展现出“火烧圆明园”的实际情况,并在学生观看的同时贴合文章内容,为学生进行详细且具体的讲解,促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当中感悟并体会,让学生真正地感悟圆明园被破坏的情境,学生便会涌现出诸多愤怒之感,促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语文与德育工作相融合中,老师一定要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才能够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温彦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8.
[2]苏冠丽.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8):38.
[3]陈延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中融入德育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